第(2/3)页 以唐通、高第、刘芳亮为后翼。 这样安排下来,中军兵力两万八。 前翼高达四万。 左翼将近两万两千人,右翼大约两万三千人。 后翼一万八。 之所以这样布阵,主要是考虑兵种搭配。 而且。 他没有把关系好的将领分到一路,而是将他们左右前后分开。 届时某路兵马一旦陷入困境,王永吉可以调派与之关系好的将领驰援。 至于效果如何...王永吉心里也没底。 在刺耳的炮声中,四万关宁军率先出关。 踏上熟悉又陌生的故土,关宁军士兵心中很是感慨。 尤其是底层士兵。 他们并不知道吴三桂的真实想法,只知道此番出兵是收复故土。 收复故土意味着他们可以重新回到宁远,拿回自己的房子和土地。 想到这些,军中上下洋溢在激动的氛围之中。 中军队伍的最前面,吴三桂的心腹大将高得捷向吴三桂拱手:“大人,末将记下了。” “嗯,”吴三桂点头,“切记,不要中了敌人诱敌深入的诡计!” “是,末将告辞!”高得劫转身离开,随后率领三千精锐冲向前方。 他走后不久,谋士方光琛,大将胡国柱和夏国相催马来到吴三桂身旁:“总兵大人。” 吴三桂点头,对着方光琛问道:“方兄,我已经在王永吉面前夸海口势必拿下宁远。现在大军出关,最迟五日后即可抵达宁远一带,方兄可有破城之策?” 方光琛看着远方摇了摇头,“五日恐怕够呛啊!” “什么意思?”吴三桂一愣,“平辽大军有十三万之众,辽西走廊除了宁远之外无险可守,建奴敢沿途设阻?” “吴兄不要大意,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八旗兵擅长野战,他们不会让我军顺利穿过辽西走廊,兵临宁远城下的。” “那他们也只能阻挡一时,我军早晚还会兵临城下!”吴三桂强调。 “吴兄切莫着急,兵临城下的时候再说吧!当务之急是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被方光琛摆了一道的吴三桂非常不爽,转头问胡国柱:“胡兄可有取宁远之策?” 胡国柱摇头:“在不清楚建奴兵力部署的前提下,不敢乱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