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慈炯对崇祯的冷漠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他跪在地上给崇祯磕了一个头,起身离开。 在走出十步左右时,身后忽然传来崇祯的声音:“到了战场,别丢了皇家的颜面。” 朱慈炯身子僵硬的停下脚步,转身向后看。 他并没有看到崇祯的脸,只看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 “儿臣领旨!”朱慈炯红着双眼再次磕头。 不等他起身,王承恩从远处走了过来。 他将手里的包裹递到朱慈炯手中并说道:“这是陛下赏给殿下您的。” 定王接过包裹时掂了掂,发现里面不是金银。 疑惑间。 王承恩解释道:“里面是青橘。” “青橘?”朱慈炯看了一眼包裹,又抬头看向崇祯的背影,一脸茫然。 “父皇此举是...” “老奴也不懂,殿下自行揣测吧。”王承恩如实回答。 “谢...父皇赏赐!”朱慈炯再次叩谢,起身离开。 穿过一道又一道宫门,很快来到午门附近。 二百勇卫营骑兵早已等候多时。 他们都是李宪忠亲自挑选的精锐,可以以一当十。 不用李宪忠叮嘱他们也清楚,定王若是出了事,所有人都得陪葬。 熟悉人员后,朱慈炯率领钦差队伍离开京师,奔赴辽东。 一行人行军速度非常快,从京师发出后仅用了七天就抵达山海关。 出关后又用了三天抵达宁远。 平辽总督王永吉早就得到了消息,他亲率中军高级将领到帐外迎接。 这么做有两个目的。 一是巴结朱慈炯,毕竟对方是皇子身份特殊,后续遇到朝臣弹劾,可以让他帮忙向崇祯求情。 其次对方是送旨钦差,按规矩也该出账迎接。 鼓乐声中,一众高级将领将朱慈炯迎入中军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