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怎么补崇祯二十四年的亏空呢? 大明内阁首辅范景文早有所准备。 办法有三个,分别是巡盐,捐官和查贪! 大明有六个运司,去年巡查的主要是长芦运司和两淮运司。 今年查山东和两浙。 在查税的同时,捐官也同步进行。 如果这两项收入加起来还无法弥补朝廷的亏空,那么他就开始查贪,用查贪的钱补亏空。 范景文是一个很在乎名声的人。 所以他不会以查贪的名义抄官员的家。 毕竟史书上的字都是文人留下来的,他要是那么做,会被史书贬的一文不值。 不抄家怎么搞钱呢? 他有办法。 历代王朝包括大明有一种恤刑制度。 圣人以仁治天下。 为了彰显圣人的仁,历朝历代的律法中都有一条针对老、幼、妇女等犯人的减免刑罚的制度。 又称恤刑。 这项制度始于汉,初衷是体恤弱势群体。 实施时却变了样。 以唐代为例,犯人犯了罪之后可以用财物赎刑。 说白了就是花钱免罪。 如果被判了笞刑,赎刑需要一斤铜。 如果被判了死罪,赎刑需要一百二十斤铜。 (唐代不同时期铜价也不同,官府定价为每斤铜一百二十文钱,中后期一斤铜价值七百文左右。) 也就是说,只要舍得花钱就能免死。 范景文的计划是先查官员的贪腐问题。 用他们赎刑的钱补朝廷的亏空。 当然了,赎刑只是免于刑罚。 有罪就是有罪,凡是被查出的官员一律弃用。 有这个主意兜底,范景文的内心稳如老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