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明有两座衍圣公府。 一座在山东曲阜,另一座在京师太仆寺衙门旁边。 倒孔派的学生们纷纷离开国子监,结队前往衍圣公府讨公道,要说法。 衍圣公虽然不在京师,但并不妨碍学生们去那里制造舆论。 他们清楚地知道必须把舆论搞大。 知道这件事的人越多,支持他们的人才会越多。 人越多,声音越大。声音越大,舆论对他们越有利。 打倒衍圣公的机会也越大。 倒孔派明白的道理,保孔派也明白。 见倒孔派学生们离开,保孔派的学生们互相看了看,也迅速跟了上去。 国子监祭酒薛所蕴本想尽快平息此事,所以用了威胁的方法。 结果这些学生根本不吃他那一套。 看着学生们远去的身影,薛所蕴很快意识到自己遇到了大麻烦。 如果京师的衍圣公发生了什么意外,最后追究起来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毕竟是他逼学生们离开国子监的。 薛所蕴越想越怕,快速思考后朝着手下的差役喊道:“立刻备马去衍圣公府,阻止学生们闹事。另外马上派人通知顺天府尹,就说有人在衍圣公府闹事,让他带着衙役去衍圣公府外面维护秩序。” 薛所蕴很难不害怕。 京师衍圣公府挨着太仆寺,而太仆寺就在皇城的西面,与皇城一墙之隔。 动静稍大一些,就会惊扰到皇城里面的人。 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那个地步,他这个国子监祭酒的好日子恐怕也就到头了。 吩咐完之后。 薛所蕴翻身上马朝着学生们离开的方向追了过去。 不多时,他追上了队伍。 为了平息事端,他开始劝:“诸位将来都是大明的官员,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回国子监读书。早一日学有所成,早一日当官报效国家。” “衍圣公的事朝廷自会处置,你们没必要牵扯进去。” 见众人脚步不停,他开始威胁:“本官警告你们,现在回去的既往不咎,一意孤行者后果自负!” “好好好,都不听是吧?休怪本官无情了!凡是不回去的,马上革去监生身份!” 若想在大明朝当官,主要有三个途径。 分别是科甲正途,荐举入仕以及监生历事。 其他途径虽然也有,但都不是主流。 监生距离成为官员还有一步之遥,若是在这个时候被革去监生身份,可谓前功尽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