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京师。 看着王永吉的出兵计划,崇祯又一次陷入沉思。 从收复沈阳至今,王永吉提交了数次出兵计划。 为了推卸责任,王永吉一开始分别提交了分兵与合兵两个计划,让朝廷选。 兵部当然不会担责,崇祯也不会上当。 于是打回去让王永吉重新上奏。 王永吉先是觉得合兵稳妥,后来又觉得分兵为上。 等过了年,他提交了出兵计划的最终版。 也就是崇祯手里拿的这一版。 放下公文,崇祯看向内阁首辅和兵部尚书王家彦:“王永吉的计划两位都看过了?” “回陛下,臣等已经看过了。”两人同时回答。 “你们觉得计划是否妥当?”崇祯又问。 范景文和王家彦对视一眼,同时说道:“陛下,臣等觉得可行。” 崇祯没说话,继续拿起那份公文自己看。 王永吉计划兵分三路进攻赫图阿拉。 王永吉亲率一支主力从沈阳出发,为北路军。 辽南水师从宽甸堡出发,为南路军。 第三路兵马从辽阳出发,为中路军。 其中北路军和南路军都是主力,担任主攻任务。 中路军为奇兵,主打一个出其不意。 之所以这么安排,主要是地形因素。 北路军出发后可以沿着浑河前进,不必翻山越岭。 辎重补给也可以通过河流运输,大大减轻了后勤压力。 河水结冰时只会影响运输速度,却并不影响通行。 南路军也是同样的情况。 宽甸堡往北的道路确实蜿蜒曲折,但只要沿着河流前进,就能顺利抵达赫图阿拉。 可以利用的河流有牛毛生河,大雅河以及二道子河等等。 只要河流中有水,辎重和后勤面临的压力就不是很大。 唯独中路军不行。 辽阳与赫图阿拉距离虽近,但沿途都是崇山峻岭,行军困难且容易遭到伏击。 只能用奇,不适合主力作战。 “中路军的人选还没定下来!”崇祯看着公文说道:“王永吉推荐李宪忠担任中路军主帅,你们觉得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