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南京朝廷虽然一直在秘密联络各方势力。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替他们保守秘密。 各地的官员很快察觉出了不对。 有些官员给朝廷和崇祯写信告知情况,有些官员则装不知道保持沉默。 藩王亦是如此。 永明王朱由榔和唐王朱聿键立刻给崇祯写信,并派亲信送往京师。 其他藩王则因为对崇祯拖欠藩王宗禄的行为不满,或支持太子勤王,或表态不管。 江南的情况很快传到了京师。 内阁首辅谢三宾将信将疑。 他并不相信太子会起兵勤王。 首先是没道理。 说是勤王,实际就是造反。 大明皇帝崇祯还活着呢! 在大明朝,从未有过儿子造老子反的先例。 其次是实力悬殊。 北方有九边驻军和平辽大军,总兵力不下三十万! 就算抽调出一半兵力平叛,也有十五万兵力。 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精锐。 南方总兵力看似高达几十万,实际可以出城野战的兵力屈指可数。 双方一旦交战,太子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谢三宾虽然不信,但还是立刻将情况告知了司礼监。 当司礼监把消息告诉崇祯的时候,崇祯高兴地差点蹦起来。 太好了!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南方终于要反了。 等了一个月,还是没反。 而各地的公文却像雪片一样飞往京师。 全都是官员的公文。 他们揭发南京有造反的嫌疑,或请朝廷做好准备,或让朝廷立刻发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