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宪忠带着亲兵,与刘肇基的兵马一起返回建州左卫。 四月三十的清晨。 平辽大军渡过鸭绿江,正式进入朝鲜。 明军兵分两路。 东路军为李宪忠和刘肇基,他们所部有两万多骑兵。 其余兵马为西路军。 李定国为西路军先锋,黄得功为西路军中军。 朝鲜的义州就在鸭绿江对岸。 李定国渡河后用最快的速度来到了义州城下。 城墙上的朝鲜士兵都快吓尿了,纷纷躲在城墙垛口后面不敢露头。 说是城墙,实际高度却低的可怜。 据资料记载,朝鲜王朝时期的城墙高度与同时期中原的圩墙高度类似。 什么是圩墙? 围绕村镇而筑造的土石墙。 一般高度在一丈左右,规格高的也不超过一丈半(五米)。 而明军长矛兵的武器长度约有两丈。 也就是说... 只要明军的长矛兵能来到城墙下面,就能用长矛将城墙上的士兵捅下来。 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双方实力差距太过悬殊。 一个精通朝鲜语的明军来到城下,大声说道:“我乃平辽大军李定国总兵麾下,城中守将是谁?出来回话!” 城墙上的朝鲜兵纷纷回头,看向一个躲在盾牌后面的男人身上。 那人使劲咽了口唾沫,趴着城墙垛口同样大声说道:“我姓李,在这说就行,能听得到!” 城外的明军骑在马上,朗声道:“既然听得到那就听好了,我等奉陛下旨意入朝剿灭建奴。尔等若是识相,立刻打开城门,让平辽大军入城,过去的事既往不咎。” “若是负隅顽抗,攻下城池后立刻屠城!” “呼!”李姓将领拍着胸口缓缓说道:“吓我一跳,原来是劝降的!来人,打开城门去城外跪迎天朝大军入朝平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