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顾炎武盯着郑成功看了一会,问:“令尊已经奉太子令旨北上勤王了,咱们以什么名义去京师?如果是以勤王的名义进京,岂不是也响应了太子的号召?” 顾炎武不知道北京朝廷发生了什么,也不清楚太子勤王的目的。 所以他不能响应太子的号召。 更不能让别人产生误会。 郑成功也是这么想的,他摇头说道:“咱们当然不能以勤王的名义进京。” “那以什么名义进京?” “我身上有命案,你是此案的主审官员。现在朝廷压着案子不办,你可以带着我去京师结案。” “不行,”顾炎武摇头:“我是朝廷命官,现在既不是朝觐考察的时间,也没有进京的旨意,不能擅自进京。” 朝觐考察的意思是让地方官员进京述职。 朝觐制度起源于周。 当时周天子要求各诸侯定期进京觐见,进贡。 到了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命各布政使司,府,州,县的官员都要按时进京朝觐。 最开始没有经验,一年一次朝觐。 此举不但加重了吏部和皇帝的工作量,还导致地方官员疲于奔波,浪费钱财。 而官员在进京期间,地方还会出现无人治理的情况。 于是在洪武十八年,朝廷根据以往的经验将朝觐改为三年一次。 见顾炎武有顾虑,郑成功劝道:“只有去了京师才会知道真相。” 顾炎武又犹豫了一会后询问:“咱们只身前往吗?” 郑成功立刻摇头:“当然不行,大乱将起,咱们要带着兵马去。” 顾炎武两手一摊:“我手里没兵!” 郑成功想了想,站起身打开房门将门外的郑彩招呼进来询问:“泉州还有多少兵马?” 郑彩挠了下后脑勺:“大哥,我不知道。” 郑成功两眼一瞪:“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大哥你别了,我没法说。” “那我该问谁?” “问郑鸿逵将军。” “你带我去见他。” “带您去可以,这位顾大人不能去...” “他必须去,我是他的犯人,从今以后我们二人形影不离。” 郑彩再次挠头:“可是...” “没有可是!你要是觉得不妥可以自行立刻离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