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史可法平叛-《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1/3)页

    谢三宾压力很大。

    太子起兵勤王清君侧。

    他既要调动兵马,又要寻找合适的人选率兵平叛。

    兵好调,领兵的人不好找。

    因为那个人既不能打胜仗,也不能打败仗。

    这难度堪比平辽!

    想来想去,谢三宾想到了定王朱慈炯。

    朱慈炯既是崇祯的儿子,也是太子的弟弟。

    太子死也好,活也罢。

    严格来说都是崇祯的家事。

    即便追责也有朱慈炯在前面扛着,轮不到别人背锅。

    可朱慈炯是藩王,朝廷的规矩是藩王不能掌兵。

    另外...

    身为内阁首辅的谢三宾已经开始考虑平叛之后的事了。

    在他眼里,崇祯早就有改立太子之意。

    迫于朝臣们的阻拦,一直没能成功。

    现在太子发动叛乱,平叛之后可以名正言顺地改立太子。

    立谁?

    按照顺序,应将定王朱慈炯立为太子。

    此举看似没有问题,但是对他们这帮文官来说十分要命。

    他们好不容易才从皇帝手里拿走了兵权,却轻而易举地被朱慈炯拿了回去。

    什么是兵权?

    在大明朝,兵权被一分为二。

    分别是统兵之权和调兵之权。

    理论上来说。

    统兵之权还是归五军都督府,但调兵之权却在兵部。

    皇帝则没有兵权。

    想要调兵。

    得有兵部同意调兵的公文才行。

    但是...

    如果皇帝有带兵打仗的经历,这个规矩就名存实亡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