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看着仁川远处的海面,吴三桂气的破口大骂:“狗日的尚可喜,竟然敢耍我!” “造反的时候说好了在仁川等我,结果老子既没有看到他的人,也没有看到他的船,简直是把老子当猴耍。” 李成栋也骂了起来:“他妈的,尚可喜简直不是东西。” 就在他们骂骂咧咧的时候,后方传来消息:“有一支数百人的骑兵出现在后方。” “对方什么来头?”吴三桂问。 “没有旗帜,不清楚对方的阵营。” 吴三桂怒道:“那就派出小股部队试探出对方的底细。” 一番试探后,吴三桂得知对方是多尔衮。 多尔衮也知道了仁川附近是吴三桂的兵马。 吴三桂有些心虚。 毕竟他先投降随后又背叛了多尔衮。 多尔衮很愤怒。 若不是吴三桂和尚可喜叛乱,他早已登上了前往东番的海船。 吴三桂急着找船,并未主动发起进攻。 多尔衮兵力太少,也不敢主动发起进攻。 双方只能僵持。 等了一会,多尔衮等急了。 李定国就在他身后紧追不舍。 继续僵持下去,李定国就追上来了。 届时他前有吴三桂,后有李定国。 会面临无路可逃且没有胜算的局面。 在心中咒骂了无数次吴三桂后,多尔衮终于恢复了冷静。 骂归骂,恨归恨。 现在还不能和吴三桂开战。 为了不两面受敌,多尔衮决定派人向吴三桂和谈。 看来看去,多尔衮发现身边没有合适的和谈人选。 此时李定国已经杀了过来。 在明军的驱赶下,多尔衮被迫向南移动。 眼看再往前就要和吴三桂遭遇,多尔衮被迫停下来。 此时探马来报:东面有一条通往汉城的山路,附近没有明军的踪迹。 多尔衮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下令:“马上撤向汉城!” 随着三百多八旗兵离开,战场上只剩下李定国和吴三桂。 李定国有近两千骑兵。 吴三桂只有不到一千人。 双方兵力相差了一倍。 就在吴三桂犹豫要不要逃跑的时候,远处的海面上出现大量船只。 吴三桂大喜过望:“船来了,快去岸边准备登船!” 仁川在明代只是一个渔港,并非贸易港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