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章 父子论道-《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1/3)页

    崇祯二十七年八月初七,山东各地失守的消息传到了京师。

    内阁首辅谢三宾震惊之余开始害怕。

    一旦山东沦陷,叛军将进入直隶威胁京师。

    无论在军事角度还是舆论角度,对京师朝廷都很不利。

    为此他来到兵部。

    打算说服之前不愿意配合的官员,让他们尽快给定王签发调兵命令。

    出乎意料的是。

    那些官员一改之前的态度,纷纷配合起来。

    凡是涉及到定王的公文,一律加快特批通过。

    他来到礼部,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礼部用最快的速度铸造了官印,并派人给定王朱慈炯送了过去。

    谢三宾站在原地想了一会,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之前那些反对定王掌兵的官员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在崇祯的授意下升了官。

    不过只是升官,并未升职。

    太子勤王喊出的口号是清君侧。

    而他这位户部尚书兼内阁首辅,是被清理的主要目标之一。

    除了他,还有他的党羽也要被清理。

    那些反对定王掌兵的兵部和礼部官员,在他的推动下升了官。

    在南京朝廷看来,这些人都是他的党羽。

    叛军攻入京师后必然要对他们进行清算。

    之前叛军被挡在山东南部,兵部和礼部的官员没有危机感。

    随着叛军连下数十城,兵临济南城下。

    兵部和礼部官员开始慌了。

    因为按照这个趋势,叛军迟早会攻入京师。

    到时候无论他们怎么狡辩,都会被当成谢三宾的党羽处理。

    至于下场,他们也能从两百多年前的靖难之役找到结果。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后诛杀朱允炆仰仗的重臣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