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六十里外。 李定国刚刚抵达梁山集就接到了榆园军家属送来的消息:安平镇附近出现大量满载货物的船只,有商船,也有水师战船。 由于船只太多,纤夫根本拉不过来。 当地官府招募附近百姓去岸边拉纤。 李定国问榆园军家属:“这些船什么来头?” “据纤夫说是朱国弼的辎重部队。” “辎重部队?”李定国笑了:“朱国弼还是太年轻了,竟然把辎重放到后面!” 朱慈炯咧了咧嘴:“你这就有点欺负朱国弼了,谁行军打仗不把辎重放到后面?” 李定国嘿嘿笑了两声,询问道:“殿下,时机已经成熟,动手吧?” 朱慈炯点头:“动手。” 随着命令下达,大军兵分两路。 朱慈炯和李宪忠带着三千五百骑兵继续向北,围困安平镇。 李定国则再次进入榆园埋伏起来。 当天傍晚,朱慈炯和李宪忠兵临安平镇城外。 此时城外的水面上停满了船只。 有商队的商船,有渔民的渔船,更多的则是朱国弼水师的补给船和战船。 看着突然出现在岸边的骑兵,朱国弼的水师以为是友军,纷纷招手示意。 回应他们的不是招呼,而是箭矢。 一阵箭雨落下,战船和辎重船上的叛军惨叫连连。 此时他们才知道岸边的骑兵是敌人,并非友军。 为了活命。 有人跳入水中,游向对岸。 有人砍断缆绳,打算顺流而下,脱离弓箭的射程。 可水面上的船只太多了,根本没有逃跑的路径。 水面上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还有人躲在船舷后面,用各种武器反击岸上的明军。 可是他们刚一露头就被箭矢射中。 随着第二波箭矢落下,无数叛军开始投降。 此时岸边的明军大喊:“定王殿下奉旨平叛,念在尔等都是大明子民的份上,投降不杀,否则杀无赦!” “别放箭,我们投降,我们投降!” 水面上响起一片投降声。 随着投降的人越来越多,现场的局面有序了许多。 李宪忠并未注意这里,他在盯着远处的安平镇城墙发呆。 来这之前,朱慈炯告诉他要拿下安平镇迫使朱国弼加速行军。 安平镇城墙周长八里,高不到三丈。 看着高耸坚固的城墙,垛口旁数不清的士兵,李宪忠担忧道:“殿下,仅凭咱们自己恐怕无法拿下安平镇。” “呵呵!”朱慈炯淡淡一笑:“为何?” “咱们麾下只有骑兵,没有步兵和攻城器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