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位科研人员名叫迪迪埃,在这次合作中会担任费尔南教授的副手。 迪迪埃担心罗南几人不懂学术名词,继续解释: “20%的产菌率是指有20%的树根形成有效菌根,可以孕育出松露。” 卢卡斯的表情越来越难看,20%的数字还没有去年巴黎研究院说的高,去年巴黎那群人是用30%-40%这个数字说服他投钱的。 “20%产菌率是理想状态,实际的成功率应该在14%-17%这个范围。”费尔南教授继续给自己拆台。 费尔南教授的性格反而让罗南更加放心了,现在可不是吃‘大饼’的时候,不过他对这些数字没有直白的概念: “换算到每公顷,每年的产量有多少?” 罗南看的是更加务实的费尔南教授,他希望拿到去水后的数据。 “如果实验成功,稳定后25-35公斤/公顷,可以采收7-10年。”费尔南教授直接回复道。 “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罗南看着卢卡斯说。 去年年底,野生松露最高产的那几个月份,每公顷的产量大概是6、7公斤的样子。 寒潮过后这个数字可能只有一半。 “如果失败,每公顷什么都没有。”费尔南教授的冷水接连不断的往罗南和卢卡斯的脑袋上泼,“今年我们计划实验300公顷林地,你们接受这个高额风险,咱们再继续说下面。” 普罗旺斯松露研究中心的人手有限,以实验为主要目的,无法照顾太多试验田。 罗南的心态也同样如此,这一次和卢卡斯的合作以尝试为主要目的,如果找到了方式方法,未来再继续买林地。 朱莉特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补充道: “我们的计划是今年在沃克吕兹省找到300公顷实验林,但目前进度并不符合预期,只找到了170多公顷的土地,刚刚过一半。” 普罗旺斯的人工培育松露实验做了10年,已经有许多有钱的家伙尝试过,结果无一例外是失败。 所以这一次的试验田项目感兴趣的人很少,正因如此.朱莉特才能直接给罗南答复。 罗南问朱莉特: “我记得沃克吕兹省有32%的面积都是森林,300公顷的林地这么难找吗?” 这个数字是他和布鲁诺闲聊时听到的。 朱莉特面容冷峻的说: “在97000万公顷的林地范围内都找不出300公顷实验林.不是更加印证这个实验充满挑战吗?” 卢卡斯闻言看向罗南。 要不咱们再回去想想? 开车三个小时过来,罗南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的‘打道回府’,他问费尔南教授: “我想了解下,和之前的实验相比,今年的技术创新有哪些?” 以罗南现在的能力,无法完全攻克人工培育松露的所有技术难题,但他想了解下目前法国人工培育松露的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了。 万一他脑袋里的某些知识能推动着这个难题往前进步一些呢? 坐在他面前的是普罗旺斯农业科研水平最高的几个人,说不定只是一个小小的‘意见’,结果就不一样了。 费尔南教授没有拒绝罗南的要求,不过讲的很笼统,因为讲的太细对面的几个人也听不明白: “这一次我们的新技术尝试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土壤生物炭改良技术,根据实验数据显示,松露对土壤的透气性有非常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土壤透气性,我们会通过生物炭提升土壤孔隙率,促进菌丝网络扩展。” 罗南点了点头: “生物炭还可以使土壤持水力提高,水分同样是培育松露的关键这确实是一个好的办法,不过——” 他摸着下巴,一边回忆脑海里的知识一边继续说: “过量生物炭会导致土壤微生物暂时固氮,与宿主树竞争氮源,抑制早期菌根发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