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朝遇明镜,方知我是我。” “五年前,老道打破矇昧,一朝清醒,虽身体腐朽,气血衰败,但天道怜悯,予我一线生机,胜在悟性不俗。” “潜修五载,终有所成。” “这阴阳筑基法,便是老道历经五年寒暑,观三百卷道经,苦心孤诣所得。” 众道闻言,反应不一。 除了玄阳真人这个憨憨点头相信,起身恭贺外,他人都没立即道喜。 掌教玄虚若有所思。 玄素、玄通震惊。 玄阴、玄玉与玄空半信半疑。 本以为阴阳法是上任掌教所留,玄明师兄在藏书阁潜修五载才厚积薄发。 适才玄阳提出前一种可能,他们以为是为了玄明师兄面子,客套而已。 想不到,竟真有这般可能。 此事究竟是真是假? 玄明将众道反应看在眼里。 该说的都说了。 其他人,爱信不信。 他不会为这点儿小事再浪费唇舌,更不会因此大动肝火。 牛不喝水,还更强摁头不成? 何况,除了玄虚与玄阳,他跟其他道人真心不熟,更没必要生气。 藏经阁内,左上首,玄虚起身,捏拈花指,向玄明做道门稽首礼,惭愧道: “心宽则道长,心窄则道短。” “师兄打破樊笼,重获新生,所见天地自不同于旧时。” “这五年来,是贫道等道心自困,一叶障目,依旧用老眼光看人了。” 众道闻言,心神微震。 犹如拨云见日,恍然大悟。 玄阴、玄空等立即起身告罪,满脸惭愧。 ——— 求真观,藏经阁。 玄明摆了摆手,欣慰一笑。 他笑,不是因为众道致歉,而是玄虚能这么快打破心障,并坦荡承认错误,这份磊落心态,足见道真。 假以时日,细心打磨,潜心修行,道行必能更上层楼。 至于其他道人。 真心最好,道心有望精进。 假意也罢,反正困心的不是自己。 玄阳道人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见素来管束自己的掌教师兄也有认错的一天,顿时咧嘴漏牙,喜笑颜开。 直到惹来玄虚瞪眼,才立刻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 等众道再落座,玄明继续开口: “贫道生于求真观,长于求真观,老于求真观,也求道入道于求真观。” “蹉跎至今,不曾回报观中半分。” “我身无长物,唯有这阴阳筑基篇勉强拿得出手,老道便将此法献给师门,供观中弟子修行、众道参悟。” “只是此法讲究一个缘字,非有缘之人,难以修成,不可强求。” “望众弟子无论成败,都能戒骄戒躁,不气不馁,专心求道。” “阴阳法只是一时占优,大道高远,天道无常,道无高低,法无强弱,能走多远,终在人而不在法。” 此话一出,众道惊喜。 惊,是玄明竟愿意交出法门。 他们虽询问,但有分寸。 在没得到允许前,不会随意窥探阴阳筑基篇玄妙,此番询问,更多是满足好奇心,确信道观多了一门上乘筑基法。 毕竟,求真观传承一百五十多载,从开派祖师到第三代掌教玄虚,都没用上乘法门筑基。 不是不想,而是没有。 归根结底,求真观只是一个小派。 喜,也是因为玄明师兄愿意交出阴阳筑基法。 如此,不仅求真观会底蕴大增,他们还能参悟,触类旁通下,或许修为能有所精进。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