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陈青峰给刘毅交代完任务之后,然后又给市局打电话,现在全市禁枪的百日行动已经部署下去了,也已经开展几天了,他现在要一下这段时间一共收缴了多少枪支。 下午的时候,数据已经报上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可能是因为宣传到位,陆续收缴了一些枪支,不过主要是一些农村老人私自藏的枪支,用途主要是用于打猎,按照分局汇报上来的情况,目前收缴的枪支基本上都是土造的枪,还有一些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东西,其中爆炸物二十多个,枪支三十杆,管制刀具十五把,另外还有若干雷管炸药。 “怎么才这么点?” “领导,我们这几天一直忙着宣传,可能很多老百姓还不知道情况,不过也有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我们正在想办法……” 已亲眼看看,恐怕永远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刘毅现在还忙着处理案子的事情,需要拉一个列表出来,他虽然是大学毕业,可是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还很短,所以工作起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如果这些事儿陈青峰自已干的话,可能半个小时也就干完了。 不过陈青峰并不打算自已干,毕竟年轻人需要成长。 于是他干脆叫上了司机小马坐着车来到了分局这边查看数据上报的情况。 这段时间还是有成效的,起码真的有人上交一些危险的管制物品。 刀具类的倒是少数,而且有一些明显是之前留存的,陈青峰甚至还在其中看见了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那种环首大刀。 至于爆炸物,陈青峰在现场看见了好几枚土造手榴弹,而枪支呢,各种枪支都有,主要都是土灶的土枪,用木头加上一根枪管,后面再加上激发装置自已改装的,前装的后装的都有,最大的一个是以前清末的时候使用的老台杆。 甚至陈青峰在现场还发现了两把三八大盖,还有一把汉阳造。 以及一把精巧的驳壳枪。 “这东西是哪来的?” “是,咱们是以前的老同志,家里留下来的,听说咱们的政策主动要求上缴,这个枪,听说还是老人家当年在战场上缴获的,是以前的首长特批呀,让他留在身边的……” “这个枪把激发装置拆下来,然后送到博物馆,这个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不过也得派专人保管,剩下的这一些你们归总归走,把那些炸药之类的东西送到安全的地方处理了,其余的这些周末在市中心广场那块,弄一场集中销毁的活动,把声势搞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