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萧墨进入到考舍之后,等着考试的正式开场。 齐国的乡试一共分为三场。 第一场考的是经义。 四书通常出三道题。 要求考生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中选取文句进行阐释。 五经义分别对应《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经典,每本书出一道题,考生可五选四。 是的。 齐国的历史其实就跟蓝海星的华夏有一定的类似,同样有着春秋战国时期,也有孔子老子。 只不过这一些先圣传闻都是超脱飞升境的修士,已经登天化神了。 这种可能性并不是没有的。 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可以修行。 像这种开创一道的先祖,或许真的达到了难以想象的境界。 童试之后,就没有严格限制八股文的格式了。 考生可以自由发挥。 萧墨对于第一场考试没有什么把握。 他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天才。 自己求学的老师虽然有一定的名气,但也只限于在方圆几个城镇而已。 他们不是那种真正的名师。 而有不少的举人,可是请州郡的名师一对一的辅导授课。 所以第一场考试,萧墨只求一个不拖后腿。 第二场考试是论、判、诏、诰、表等应用文的写作。 论:一道题,通常是要求考生就某个历史事件、人物或政治、伦理命题发表见解和论述。 判:五道题,给出五段模拟的诉讼案情或公文案例,要求考生依据《大齐律》和相关礼法,拟写判词。 诏、诰、表各一道题。 对于第二天的考试,萧墨还是挺有自信的。 萧墨可以根据蓝海星看到的各种案件进行发散思维,眼界要高于此世的士子一些,角度也更加新奇一点。 第三场是策论。 策论通常出五道题。 题目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评述历史事件、人物得失,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针对当前国家面临的政治、经济、赋税、漕运、军事边防、兵制、社会教化、赈灾,文化等现实问题,提出分析和对策建议。 策论的最后一题,考的是对于齐国诸侯藩王的看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