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三日后,清晨。 李牧站在大龙山脚下,手中握着一柄崭新的长弓,脸上浮现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这是他精心制作的新武器。 弓身选用坚韧的酸枣木,长约三尺。 先用木刨刮出大致轮廓,再用小刀和尖锥细致地切削出箭槽和弓弦槽。 最后,用粗砂将表面打磨得光滑如镜。 弓弦则是用浸泡过桐油的麻绳和鞣制过的羊筋混合而成,牢牢绑在弓身的两端。 一柄简易的木弓,就此完成。 “不知道它的射程和威力如何?”李牧心中充满期待,迫不及待地想找个地方试射一番。 旁边的羊皮袋里放着几根木箭。 由于朝廷严禁民间使用弓箭,铁匠铺不敢私自制作箭头。李牧只好找来几枚门钉,细细打磨后锲在箭身上绑紧。虽然不如军方制式的箭那般坚固锋利,但用来猎杀未披甲的野兽已经足够。 他弯弓搭箭,目光锁定在三十步外的一棵老梧桐树上,屏住呼吸,缓缓将弓弦拉满。 “身正体端,用力平稳,拉弓得法,横箭屏息,前推后走,弓满松弦!” 李牧默念口诀。 这具身躯虽然不如他昔日那般强壮,但视力极佳。 三十步,约二十五米。 老树树叶上的纹路清晰可见。 下一刻,他骤然松开弓弦。 “嗖!” 刺耳的破风声响起。 老梧桐树杈上一个废弃的鸟窝被瞬间射落,枝杈和绒毛四散飞扬,箭矢深深锲入树枝,足有三寸多深! “还不错!”李牧灵巧地爬上树,取回箭矢。 这柄木弓的精准度和射程虽无法与复合弓相比,但已是民间制作的极限。 三十步内,指哪儿打哪儿! 超过三十步,箭矢便开始偏移。 超过五十步,箭矢的落点便只能听天由命了。 …… 测试完猎弓的威力,李牧再次进山。 距离缴纳皇粮的日子越来越近,之前从孙瞎子那里敲竹杠得来的十两银子,尚且不够购买六百斤粮食。 如今市面上新稻米三十文一斤,就连往年的陈米也要卖到二十五文。 六百斤粮,需一万五千文,折合银子十五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