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崇祯四年的春雨,似乎憋足了劲要将整个吕梁山脉都浇透。 连绵不绝的阴雨已经持续了数日,天地间都是一片灰蒙蒙的景象。 当曹文诏率军赶到宁武关时,关内的守军告诉他,早在几个时辰前,邓阳就先他一步往静乐县去了。 许鼎臣给邓阳的调令是火速驰援静乐,邓阳也不敢耽搁,更不想和曹文诏合兵一处,他只能带着黑子和赵胜冒雨赶路。 邓阳估摸着此时江瀚已经拿下了静乐,但曹文诏的到来却让局势变得复杂起来。 他急着找到江瀚,想听听下一步怎么办,毕竟自己这支人马名义上还归朝廷节制。 曹文诏来了,他到底是走还是留。 而此时的江瀚已经和王嘉胤分兵,正带领部队北上,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吕梁山中挑选合适的战场。 雨水顺着他的铁盔往下淌,江瀚停下脚步,站在了一个名叫翻天峁的小山头下面,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 江瀚觉得,把战场预设在翻天峁这个小山头很不错。 翻天峁的半山腰,是官道的必经之处,呈现出一个两头宽中间窄的形状。 最窄的地方,算上道路两旁倾斜的土坡,仅有七步宽,最多也不过十步左右。 但宽的地方也宽,除了中间那二十里路狭窄难行,山头下面的宽度有百步左右。 有些地方还有山间小路,东西走向的山梁一样能爬上去。 但眼下这鬼天气,山坡湿滑泥泞,想要爬山太过困难。 曹文诏的大军要想继续南下,就必须打穿这条南北走向的山间官道。 江瀚的计划很简单,抢先一步上山,卡住那段最窄的地方,便能将曹文诏给拦下来。 邓阳远远瞧见江瀚的部队,连忙带着黑子和赵胜迎了上去。 他顾不上抹去脸上的雨水和泥浆,开门见山的问道: “将军,曹文诏率领三千官兵,弃马步行,正往静乐赶。” “眼下该如何是好?” 江瀚听罢,沉思片刻后,朝着他吩咐道: “你们这一部,暂时不要露面。”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林子, “先找个隐蔽的地方猫起来避雨,保存实力。” “等我这边打完了,你们再设法绕路,翻过后边的宋城墙遗址,走荷叶坪,去岢岚县和尤世禄汇合。” 江瀚并不想让他们参战。 邓阳这支“官军”,现在加入阻击曹文诏的战斗,意义不大,反而会过早暴露这张底牌。 将其继续埋伏在官军序列里,将来在关键时刻,或许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曹文诏是猛将不假,可最后不照样死在了李自成手里? 李自成能办到,他江瀚未必就不能办到! 邓阳一听这话,不由得吃了一惊,江瀚这是要回头硬撼曹文诏啊! 虽然震惊于江瀚的胆魄,但不用自己亲自上阵和曹疯子拼命,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可一旁的黑子却不干了,他才是真正带兵的把总。 黑子皱着眉头,瓮声瓮气地问道: “旗总,这曹文诏可不好打,要不我带兵和你一起吧?” 江瀚摇摇头,指着前方的山头解释道: “没用。” “这山道狭窄崎岖,大军摆不开阵势,就算有再多的兵马,真正能接敌的也就那十来个人。” “你带人上来,也只能挤在后面干瞪眼。” “你要是真想打,那就带人走小道,看看能不能抄了曹文诏的后路。” “但记住了,一定要换个旗号,把官军的旗帜都给我摘了!” 就在说话间,前方派出去的探子已经飞奔回报,急切道: “将军!发现曹文诏大队踪迹!” “官军还有三十余里便到,全是步卒,只带了少量驮运装备的骡子。” 三十里?! 江瀚一听,皱紧了眉头。 他没想到曹文诏在这种的鬼天气里,还能跑这么快。 自己这边,还没来得及占住山头,却马上就要接敌了。 江瀚这一路行军,可谓是困难重重。 起初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现在却变得越来越大。 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身上,士卒们身上的油布和蓑衣根本挡不住,很多人浑身都湿透了,冻得他们瑟瑟发抖。 脚下的黄泥土路彻底变成了烂泥塘,一脚踩下去,拔出来都费劲。 即便是能拔出来,靴子也还留在烂泥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