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侯天锡快步走出中军,对着早已严阵以待的骑兵点了点头,随即翻身上马,出了军阵。 官军的骑兵们没有丝毫犹豫,轻轻一夹马腹,紧随其后,摆开了阵势。 刘宁一直紧盯着官军的动静。 看到对方终于按捺不住,派出一支骑兵试图反制时,他一脸兴奋。 “这是断尾之策,姓侯的想跑了!” “传令下去,兵分两路,把总周震令、许飞各领五百骑,继续袭扰官军大阵” “我要亲自会一会这小将!” 侯天锡攥紧长枪,死死盯着对面的贼骑,喉咙里滚出一道军令: “好个贼子,竟然还敢分兵!简直不知死活!” “八百骑分四队,我为前锋,四百骑分守两翼,结成锋矢。” “剩余一部,去护住军阵!” 随着他一声令下,八百骑兵迅速收拢, “杀!” 官军骑兵迅速收拢,长枪手在前成尖锥,马刀手护住两翼,猛地朝着贼骑冲了过去。 见着官军骑兵朝他杀了,刘宁丝毫不惧,反而冷笑一声: “哪来的愣头青?” “想换命?” 刘宁马鞭一甩,带着人马斜切而出。 他根本不与官军正面交锋,队伍行至距官军五十步左右时,立刻调转马头,试图朝官军侧翼迂回。 侯天锡见贼骑迂回,眼角一跳,随即带队偏转左翼,紧随其后。 可刘宁根本不给他任何机会。 见官军杀来,他口中骨哨一响,队伍猛地一个加速,甩开官军的追击,绕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直奔官军右后方杀去。 骑兵交战时,左、中、右以及左后方都是攻击范围,唯独右后方是死角,除非你能左右开弓。 找准进攻方位,刘宁麾下的骑兵们立刻直起身子,弯弓搭箭,朝着官军队列的死角,就是一轮骑射。 瞬间撂倒了数十名官军骑兵。 这波袭扰后,贼骑顺着弧形路线绕回侧翼,不给近战机会。 见此情形,侯天锡大惊失色,立刻下令掉头向右,准备甩开贼兵的突袭。 (这一段太难写了,我干脆直接上图,你们会意一下,这才是骑兵交锋的战场,不是对冲!) (红色是官军,蓝色是我军。) 作者实在没这个笔力写出这种场面,见谅见谅。 看图吧,各位。 首先骑兵对撞的场面很少。 历史上有记载,骑兵对冲,两方人的马会害怕,然后停下来。 随后就是骑兵们在马上干瞪眼。 骑兵对上骑兵,除了正面接敌,就是看谁抓得住敌人的右后方。 大多数人射箭通常是左手持弓、右手拉弦,能左右开弓者非常少见。 而常规的骑射姿态分别有分鬃、对镫、抹鞦三种; 分别对应前方、左侧、左后方这三个角度,所以一般骑兵对自己右边的敌人是没什么办法的,除非你的骑术高超,能够瞬间调转马匹。 《武备要略》骑射说中有记载: “其战阵中或敌从右边杀来,能左右射者不待言;如不能者,急将马膝转右边方能杀敌,故练马乃兵家之急务,临阵可以寄生死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