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就导致了四川各地,叛乱四起。 许多大西军派出去的地方官员,不停地遭到地方反抗武装的袭击,死伤惨重。 (府、州、县官,有到任两三日即被杀害,甚至有一县,在三四月之内,连杀十余县官者。) 张献忠为了打击报复,在攻陷成都后,便以‘科举’为名义,召集全川的士子前来应试。 随后,‘聚之于大悲寺,尽杀之’,遇难者达数千人之多。 (献忠性情猜忌,恐士子通敌,遂以‘结党谋逆’为由,屠戮应试者。大悲寺之变后,蜀地文人,几近断绝。) 在皇权不下乡的古代,屠杀学子、士绅,基本上就等于自毁基层的治理网络。 至此,张献忠的治下,赋税、户籍、水利等,全盘瘫痪。 政令更是出不了成都府一步,税收断绝。 于是他只能被迫走上继续抢掠和屠杀的道路,最终彻底失去了人心。 张献忠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所以江瀚一定要避免自己重蹈覆辙。 保宁府三十万百姓,四川三百万百姓,只靠他一个人是治理不过来的。 这些保宁府的士绅,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地,用这种软钉子来对抗江瀚。 就是因为他们看准了江瀚想要争霸天下,所图甚大。 争霸天下是离不开他们这群读书人的。 这群人垄断了知识和行政管理的技能,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底牌。 而江瀚也需要利用这群人,来为自己治理地方,保证后方无忧。 但前提是,这群人必须听话,否则就是养虎为患。 杀人只是手段,江瀚现在需要的是,分化瓦解这帮乡绅。 江瀚坐在府衙里沉默不语,良久后,他才慢慢抬起头来。 一旁的李立远见状连忙凑了上去: “大帅这是想到法子了?” 江瀚点点头,朝他吩咐道: “你拿着我的手令,立刻去找赵赞画。” “让他把这几家士绅所在乡县的分田工作,全都给我停了。” 李立远愣了愣:“全停了?” “没错,都停了。” 江瀚冷笑道, “对外就找个由头,说这几家的田契、户籍,还有很多事情没有交代清楚。” “告诉那些等着分地的百姓,什么时候这些乡里的老大人们把事情交代清楚了,什么时候再开始分田。” “要不然都给我等着,看谁耗得过谁!” “你不是说,这群人在乡间素有名望吗?” “我就是要逼着百姓,都去他们家门口堵着,问问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叫转移矛盾!” 李立远听罢,恍然大悟。 什么狗屁民望,在绝对的利益面前,百姓们只会觉得这群乡绅碍事,故意阻拦他们分地。 江涵接着补充道: “另外,我这边立刻起草文书,开科取士!” “我就不信了,他们这几家真能一手遮天?” “偌大一个保宁府,难道就没有几个想出人头地的贫困学子?” 先发一章晚点还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