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把这狗才给我拖出去砍了!立刻砍了!” 马福塔和他亲兵一拥而上,将毫无惧色的沈世魁架起,拖出帐外。 不久,一声闷哼响起,大明最后一任东江镇总兵慷慨就义。 至此,曾经搅得后金寝食难安的东江镇,也随着他的死而彻底烟消云散。 皮岛一战,十分惨烈。 此战,清军虽然最终攻克了皮岛,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尤其是偷袭登陆的精锐部队,其中阵亡甲喇章京两人、牛录章京三人、什长一人、侍卫十五人、分得骁骑校一人、军梅勒章京两人。 而最为精锐巴牙喇护军,也有二百一十三人战死。 自从与东江镇明军交手以来,这是清军伤亡最惨重的一战。 而明军方面,除了部分登莱、天津水师官兵乘船逃脱外,岛上数千男丁全部拒绝投降,尽数被清军杀害。 战后清点俘获,共有老弱妇孺三千余人,马六百匹,大小船只七十二艘,红夷大炮十门。 而府库中的物资更是惊人: 各种蟒缎、素缎多达四万余匹,白银三万两,青布十八万匹,还有大量用于走私贸易的杂货和奢侈品。 这其中大半,都是总兵沈世魁的私人库存。 这可是一笔巨富,要知道在后金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的时期,一匹蟒缎足足要一百五十两银子。 沈世魁的走私网络遍布苏杭、朝鲜,势力庞大,无数往来商贾都要尊称他一声“沈太爷”。 而就是这样一个靠走私起家,在朝鲜人眼中“状貌狞恶,言语凶悖”的军阀商人,却在最后的生死关头,选择了抗清死节。 沈世魁的死,给原本极其鄙视他的朝鲜君臣,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朝鲜国王李倧在详细了解了沈世魁殉国的经过后,对其刮目相看,并在朝堂上大加称赞: “沈世魁发身于商贾之中,终至死节,甚是忠义之人也!” 他看着周围的一众投降派大臣,不禁感叹道: “有逃生之路,而效死不去,中国可谓有人矣!” 李倧随即下令,务必要找到沈世魁的遗体,以隆重的礼节予以安葬,以示尊崇。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明对于沈世魁的壮烈殉国,反而却迟迟未加任何抚恤和表彰。 一直到了清朝,乾隆才下旨追赠了沈世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