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个认知,让章闻玉震在当场。 惊讶之下,更是忍不住脱口而出! “浩然正气?” 文官们闻言,脸上的惊讶,也是转换成一种错愕。 纷纷不敢置信的望向王云! 浩然正气,那是据说只有思想,感悟,精神力都达到一定层次的儒士。 才能拥有的东西。 也是他们这些文官梦寐以求,想要拥有的。 因为在大乾皇朝,一度有一种说法。 如果你是一名拥有浩然正气的文生,那你就相当于比其他文生。 多了一块平步青云的敲门砖。 而在大乾皇朝实力最鼎盛,疆域最辽阔的时期。 便是十大军队,皆有军魂凝聚。 前朝文臣,皆有浩然正气加持! 只不过,后来随着门阀世家势大。 前朝逐渐成为门阀世家的一言堂。 平民文士,再难有出头之日。 有的为了入朝为仕,不得不投靠门阀世家,与之同流合污。 时间一久,朝堂上,拥有浩然正气的文官,也就越来越少。 时至今日,满朝文官中,拥有浩然正气的,已经是不超过一掌之数。 “陛下是从何处发掘此等人才?” 此时朝堂上,最惊讶的不是别人。 正是丞相章闻玉。 作为三朝元老,又是文官之首。 没人比章闻玉更知道,拥有浩然正气的文官的含金量。 那是只有造诣达到一定程度的文人,才能凝结出来的。 别说前朝,就连被誉为天下文人圣地的琅琊书院。 也无一不是德高望重的存在! 就连章闻玉自己,也是在四五十岁的年纪,才对这浩然正气有所领悟。 而这王云,虽然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但看起来,顶多只有三十岁出头的样子。 这么年轻,就已经拥有浩然正气。 往后前途,定然是不可限量! 章闻玉也是忍不住,主动开口,向方辰询问起。 关于此人的来历。 “回丞相,下官北城人士,家父曾任吏部尚书。” “二十八岁在礼部会试中,曾举南宫第二人,蒙先皇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 “之后授刑部主事,直到今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