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辰不语,只是坐在葵花常侍早就准备好的椅子上。 居高临下,打量整个文心湖。 “这片湖,似乎隐隐蕴含了天地之理。” 听到方辰的话,杨思文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惊讶。 “陛下所言不错,这文心湖乃是琅琊学院成立之初。” “由一位高人所设计,并亲自督造。” “其设计之中,融入了天地大道。” “而且,从不同的方向,角度观察这文心湖,也会有不同的感悟。” 杨思文这下可真是惊讶了。 文心湖是整座琅琊书院,最为神秘重要的存在。 能一眼就窥破其中秘密的,无一不是绝顶聪明之人。 一时间,他倒是有些好奇。 这位甫一登基,便接二连三,做出震动天下之举的大乾新帝。 又从文心湖中,看到了什么秘密。 “这文心台有何玄妙?” 从这个角度,方辰能够更清楚观察文心湖。 位于湖中心的整个文心台,有九丈长,九丈宽。 上面地砖,更是仿佛雕琢了无数文字,给人一种玄妙非常的感觉。 “陛下慧眼如炬。” 说到这,杨思文精神一振。 “这文心台乃是以千年玄玉打造,不仅可助人凝心安神,快速凝聚思绪。” “而且经过千年,吸收了无登台者的文气,自身也是蕴含了一定灵性。” “天下间,只此一方石台。” 杨思文脸有得色的介绍道。 “文气?” 方辰眼神忽然微微一动。 “凡是对文学之道,有所领悟者,皆会身怀一定文气。” “文气对文士的重要性,不亚于先天武者的罡气。” 杨思文擦了擦额头,解释道。 此时,文心湖周围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明显都是慕名前来,观看这次文心之争的人。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除了方辰所在的这方高台。 文心湖其他地方,就已经站满了人。 “看来关注这文心之争的人,可不少啊。” 方辰轻笑一声,语焉不详。 “文心之争,一向是当世文人最顶尖的比试方法。” “而且,也不是谁都能登上这文心台的。” “千百年来,也就一百多人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