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这样贡献的人多了去了,”他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讽刺,“打印文件的,校阅文稿的,装订报告的,甚至是送到县上去的,还有那开车送的,他们哪一个没有为这个项目出过一份力?” “哪一个没有贡献?” “如果按照你的逻辑,那是不是这些人都应该在成果报告上署上自己的名字,让调研报告变成一份冗长无比、名字成堆的名单?” 说到这里,邱洪不禁摇了摇头。 他的眼神中满是对这种荒谬逻辑的嘲讽。“这都要署名的话,那调研报告还怎么体现真正的核心价值?” “是不是得写上一长串的名字,直到把纸都铺满,才能让所有人满意?” 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尖锐,直击问题的要害。 “这逻辑,未免太过牵强了吧!” “再者说,如果真的如你所说,那为何在调研初期乃至中期,我们从未听说过何狄的名字,从未听说他有过参与?” “难道他是凭空冒出来的?还是我们集体失忆了?” 邱洪一连串的反问如同连珠炮一般,让陈琪珙瞬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被噎得一时语塞,却找不到一句有力的反驳。 “这背后的真相,恐怕远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 陈琪珙意识到,自己提出的假设似乎并不能完全站得住脚。 他面红耳赤。 他尴尬地看了一下手腕上的表,岔开了话题,“邱洪同志你的观点我清楚,你的意见我也做了记录。” “这些我都会向领导做出详细的汇报。” 说到这里,他话题一转问道:“关于江昭阳呢?我知道你的意思是推荐他,但你对他有哪些具体的看法或者评价?” 邱洪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似乎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正如陈部长你知道的一样。” “我知道什么?”陈琪珙一脸懵圈。 “他是选调生你不知道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