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言语不通,寸步难行。汝岂能不晓西人之语?当克此壁垒,与百人倾心相谈,以建沟通之桥梁。】 【进度:87/100】 他再次叹了一口气,刚刚被他妈吓到了,完全忘记要跟人对话三分钟这事。 白白浪费一次机会。 看来,想凑齐最后几个名额,还得靠他的“街头事业”。 他熟练地从柜台下抽自己的工作装备。 一个夹着打印表格的写字板,一个挂在脖子上的、自己用塑封机做的城市青年援助计划工作牌。 还有一个贴着贴纸的捐款铁罐。 这身行头,足以让他在地铁口看起来像个正经的非盈利组织实习生了。 只要拦住路人,用“您愿意为城市高危青年的未来,贡献一分钟吗?”这样的话术开场。 就很容易将对话拖过三分钟。 这个让他两天就快完成任务了。 也不知道奖励是什么? 希望最好是100万美金。 自己就可以搬出唐人街了。 …… 说起来这个系统,还是上周暑假旅行的意外收获。 当时,他跟着隔壁李家五口人,一起自驾去黄石公园。 别问,为什么林父林母不去。 这种非必要出行,他们肯定是不参与的。 而他们,在途径石泉镇时。 李家正好想下车休息一下。 而林万盛无聊之下,就在华人大屠杀纪念碑前,给那些无辜惨死的同胞上了一炷香。 谁知,就是这一炷香,让他唤醒了这个迟到了一百多年的老古董系统。 无论他怎么解释,系统都固执地将他认定为1885年,一名石泉镇上的十岁华人矿工。 更让他头疼的是,系统发布的任务全是文言文。 父母教导加上周末补习,勉强拼凑出他的华文底子。 日常交流自然不成问题,偏偏文言文难度陡增。 落在林万盛眼里,这简直是天书。 幸好这个世界上还有翻译,林万盛才搞明白这系统任务是什么意思。 为了之后自己能无障碍看懂。 从黄石回来之后的这几天,林万盛都在恶补华文。 而通过这几天对任务的探索,林万盛发现,不拘泥于什么样的话题。 只要他跟说英语的人对话超过3分钟,任务进度就可以+1。 但同一个人无法重复生效。 林万盛一手拿着装备,一手抓着刚从自家早餐铺捞出来的肉包子,朝着人流最密集的运河街站走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