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学术会议的初体验-《心灵种子》


    第(3/3)页

    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相约保持交流。这种跨越院校的学术连接,让我感受到科研共同体的温度。

    会议最后一天,原园发表的会议报道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反响。她在文中特别提到了我们的研究,称之为“年轻学者的创新探索”。

    返程的飞机上,我翻看着这三天记录的满满一本笔记。李教授坐在旁边,忽然说:“这次表现不错。但要记住,学术会议只是科研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功夫,还是在实验室里。”

    我点点头,望向舷窗外翻滚的云海。这次会议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感觉你变了。”弗洛伊德老师的声音里带着赞许。

    “是吗?”

    “你开始有了学者的气质——既保持好奇,又保持批判。”

    回到学校,生活恢复了往常的节奏。但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我的邮箱里开始收到合作邀请,学术社交网络上有了更多关注者,最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研究的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那天晚上,我在日记中写道:

    学术会议像一面镜子,让我看清了自己的位置。

    前方路还很长,但至少,我知道该往哪里努力。

    感谢所有同行者,让我们在探索的路上不再孤单。

    合上日记,我打开电脑,开始修改研究计划。这次会议的见闻让我意识到,我们的研究可以走得更远。

    成长,就是在这一次次的见识与反思中,悄然发生的。而我很庆幸,在这个过程里,有良师指引,有益友相伴,更有那个永不满足的自己,推动着前行的脚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