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郑如宏问道:“老板,你的意思是搬走存栈的货物,以防万一?” 郭琳爽又看了看信,嘴里说道:“这个人有打印机,说明身份有一定的地位;分析得又非常到位(日本在北方的航母已经停在上海的海面上),风险非常的高。只是搬工厂影响太大,而且也不一定来得及,所以我们只能考虑将存栈的东西先搬到租界去。” 郑如宏说道:“只是,租界哪里有仓库给我们?” 郭琳爽果断说道:“搬到我的别墅里,最多半个月时间,就能确定事情的真伪。对了,这信上有建议最好夜间搬,尽量避开日本特务,那就今天晚上行动。” “好的” 如同永安第二纱厂一般,荣家等的工厂也得到警示。 大家基本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念头,先开始转移一批方便转移的设备和原材料。 一时间,在闸北火车站的存栈里,夜晚开始频频搬走东西。 日本人并不会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首先是夜晚,其次平常也会有卡车行动,最后他们自身都可能没有得到什么命令。 当然,也有少部分工厂和单位相信南鲸方面的预判,所以并没有理会;亦或者,只是试探性的转移一些。 还有部分工厂虽然没有被通知,但也被连带关系的工厂通知,又逃了一些资产。 1932年1月27日,村井向华夏上海当局发出最后通牒,南鲸国民政府和上海各界的纷纷要求——SH市行政长官吴铁城全盘答应日本的无理要求。 这一刻,很多上海各界慌了,因为在这时候,‘日本不可战胜’的阴影比较严重。 团结归团结,但真正涉及上海会不会卷入战争时,有钱有势的人更倾向‘平息日本人的愤怒’。 但有的时候,不是你示弱,敌人就会可怜你的。 在时代电影院,陈光良正在张元济等人的陪同下,参观转移的珍贵书籍。 张元济感激的说道:“这次要不是陈先生提供的卡车队,以及这个电影院,我们真没有这么快能转移这批宝贵的书籍。” 陈光良故意说道:“就怕现在吴市·长答应日本人的要求,让大家白跑一趟。” 张元济马上说道:“陈先生,不管这次事情会不会发生,我们都视你为我们的恩人,毕竟就像你说的一样,不该将华夏的文化,置身于风险之中。” 陈光良这才满意的说道:“筱斋公这样说,我就放心了。事实上,就算吴市·长答应日本的请求,这场战争也不可避免,因为日本目的没有达到,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张元济等人顿时担忧不已,张元济更是说道:“难道日本真要占领上海?” 陈光良这时候又说道:“我让人到处打听一下,觉得日本目前的兵力配置,应该不可能占领得了。前提是,十九路军真正的抗战了。” 众人对于这种情况,也是担忧,不过毫无办法。 张元济点点头,说道:“事实如此,我们也只能观望下去。对了,感谢陈先生又派出安保队保护这里,让我们心安不已。” 这个安保队的大名,他们也是如雷贯耳,当初六个悍匪暗杀陈光良,硬是一个没有抛掉。 陈光良说道:“以后付我一些酬劳便可” 张元济笑着说道:“应该的” 陈光良却说道:“我要的酬劳不是金钱,是有机会可以学习参观。” 张元济当即说道:“随时欢迎” 电影院里,张元济等派人在二十四小时把守,不是不放心陈光良的安保,而是这批书籍太过珍贵。 楼房、设备等没有了,还可以花钱购买; 但这些古籍没有了,那金钱又岂能买得到。 1月28日13时45分,吴铁城回复文村井,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无理要求。 这个消息第一时间传出,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一些已经搬走东西的工厂主,甚至有些责怪‘报信者’多管闲事,杞人忧天,让他们来回的折腾。 但,幸好他们没有傻到当天就把货物再送回去。 是夜11时零5分,SH市公·安局接到日方村井,给吴铁城和SH市公·安·局长的回信,对上海方面接受日方四项要求表示“满意“,却又以保护侨民为由,要中国军队必须撤出闸北。 吴铁城接到该回信已经是11时25分。 11时30分,不等中方答复,日军即向闸北华夏驻军发起攻击,第十九路军第78师156旅翁照垣部随即起而抵抗(前来接防的宪兵第6团一部也一起奋而抵抗)。 淞沪战争爆发。 1月29日天亮以后,日军在装甲车的掩护下,连续发起猛攻,日机也由航空母舰“能登吕”号起飞,对闸北、南市一带狂轰滥炸,战火迅速漫延。 整个上海都听得见爆炸的声音,一时间沪市宛如地狱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