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打了朕的脸?-《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2/3)页
    荆超有些意外,他继续说道:“官人既然知道,为何不拦下?”
    “万一不是从北边走私进来的呢?”
    荆超还想说点什么,但被这句堵死了。
    万一不是走私的,还把别人的货给抢了,这事传开了,怕就是轰动天下的大事。
    皇帝老子微服私访,把百姓的货给截了,这样的皇帝,作为普通百姓,怎么看?
    赵佶都不敢明目张胆在路上抢劫吧?
    赵宁又说道:“即便是走私,拦截下来,便可以阻断走私?”
    荆超说道:“官人明鉴,是我糊涂了。”
    历史上的大宋对走私也是有严刑峻法的,例如《嘉佑编敕》里有这样的规定:一将铜钱出中国界者,河北、陕西、河东不满一百文杖一百,一百文徒一年,每一百文加一等,只徒三年,决讫刺配远恶州军牢城。一贯以上,为首者处死,从者讫刺配远恶州军牢城。
    一贯以上,为首者就是死罪,从犯全部发配戍边。
    足见大宋时期,铜钱外流之严峻,才让宋廷颁布严刑峻法。
    可饶是如此,依然有无数人在边关做走私买卖。
    为什么?
    因为很难查。
    古代又没有商品条形码,更没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无法追踪商品,甚至商品摆在你面前了,你怎么确定它就是走私过来的?
    难道每只羊身上还有“大宋”“大辽”等字样?
    或者说汉语的羊就是大宋羊?不会说汉语的就是蛮夷羊?
    所以,货币战争贯穿两宋,宋廷一直没法解决。
    后来南宋铜钱被大量吸走,铜资源也越来越匮乏,货币跟不上,只好大量发行纸币,但对纸币发行缺乏深刻认知,导致财政、经济大规模崩溃。
    赵宁回头看了看,说道:“派几个人小心跟上去,不要打草惊蛇,看他们把羊运到何处,必要的时候,单独把那个为首的人抓起来审问。”
    “是!”
    赵宁带着人风尘仆仆往远方的村落赶去。
    前方不远处,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农民正在田里收割小麦。
    北方农作物周期比南方长,北方小麦从秋天播种,到夏初收割。
    眼下已经五月中旬(农历),已经是盛夏时节,田里不少麦子已经被收割了,剩下的也已经不多。
    五月下旬开始,北方各地就开始张罗收夏税。
    进入庄稼区后,赵宁便让大队伍停下来,找了处空地歇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