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利益既得者的反击-《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2/3)页
“臣等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
众人纷纷跳出来,没有五十人也有三十人。
看来这件事确实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赵宁本来不想管这件事,这事实在是那些利益既得者的立场问题。
大宋朝的房地产结构算是比较简单的。
毕竟大宋朝以前没有银行这个衙门,历届赵官家虽然也通过卖地充实国库,但是毕竟是少数情况,不可能像21世纪那样做成支柱产业。
东京城的房价高的根本原因还是供需关系不匹配。
就宣和年间,东京已经有一百三十几万人了。
而大宋朝为了支持商业,是不做户籍限制的,这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大城。
不仅仅的东京城有一百多万人,北京大名府也是黄河边上出了名的百万人口大城。
人口极度密集,居住是刚需。
于是四京之地都成了寸土寸金,大宋朝曾经有一个士大夫在他的《小畜集》中这样写道: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勋戚世家,居无隙地。
不仅仅房价高,租房的价格也高。
为此,早在真宗时代,就出台过限购政策,官员不允许购买第二套房产。
然并卵。
像高俅这种当朝太尉,郑修年这种官二代,韩诚这种官三代,私底下想要多买一些房子,太容易了。
当然,还有大大小小的勋戚。
如当朝的诸多外戚,在东京城操办产业,实如过江之鲫。
房价在不同的大时代背景下的底层逻辑不同,但在之前的大宋朝,既不与国库挂钩,更不与银行收入挂钩,只是单纯的市场商品。
既然是单纯的市场商品,想要降价,尊重单纯的市场规则“供需”即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