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是是!” 范致虚安排人护送李遇下去,保证他能安全离去。 “陛下,为何放了此人?” “送信,让李乾顺知道朕来了,朕给他一次投降的机会,若是他愿意投降,免除这场大战,朕也是能接受的。”赵宁抬头看了看若有若无的雪花,有些感慨地说道,“这些年朝廷年年征战,朕也知道死伤无数,朕何尝愿意将那么多大好青年送到战场上,埋骨他乡呢?” “陛下圣明仁德。”孙傅立刻吹嘘道。 李察哥的如意算盘打得是相当妙的,他的主力就在拱圣军后方三十里。 他已经料定李乾顺带兵进入宥州战场后,局势发生了变化,宋军主力不会再贸然对他动手。 因为李乾顺的主力,牵制了宋军主力。 现在各方都达到一个短暂的平衡,谁先动手,意味着谁会分兵。 结果就是,谁先分兵,谁就更大概率落于下风。 张春明说道:“陛下可能会先动手,因为要救宥州,不过陛下兵力充足,会先派遣一支援军与刘锜军对峙,这个时候晋王您若悄悄在东城附近埋伏一支精锐骑兵,等待双方大战之际,这支奇兵突然杀入宋军军阵,必使得刘锜部大败!” “眼下宋军斥候众多,想要设伏并不简单。”李察哥说道。 “那就晚上行动,迂回到城北的山丘后面埋伏,若是骑兵,行动快,未必能被宋军发现。” 李察哥想了想,说道:“先生此言有理,眼下战局已变,是该本王主动出手的时候了。” 当天下午,李察哥开始准备。 他招募一千铁甲骑兵,又让自己的儿子李忠孝来领兵。 “在宥州城东北三十里有一座小山丘,就是三岔口那里,你埋伏在那里,等待战机,切勿心急。” 李忠孝说道:“阿父放心!” 此时外面的秋阳格外明媚,前方的丛林,深红与金黄的树叶,一层又一层,铺在蓝天之下。 李察哥坐在阳光下,张春明为他倒了杯茶。 李察哥说道:“宋人煮茶格外讲究,不过咱们就不必按照宋人的规矩来了,直接用热水冲泡一下即可。” 茶水在阳光下泛着净透的光,李察哥说道:“我持军政二十余年,我个人虽与大宋有商贸往来,但若是宋国要灭我大夏,我是第一个不答应的!” 张春明说道:“殿下对大夏的忠心,日月可鉴。” “大夏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啊,先祖在宋国嘴里夺下这么个地方,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多次与宋国生死决战,还数次抵御辽国。” 李察哥一阵感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