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宗濋双眼布满血丝,盯着前面刚刚睡醒的钱喻清。 “你说明白了。” “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还没有。” “你没有?”王宗濋立刻跳了起来,“你不就是做生意的吗?” “你也是做生意的啊,当年香皂卖到一百贯一块!” “我对查案和民间借贷一无所知,完全……”王宗濋摊了摊双手,“完全不知从何下手,陛下又不在京师。” “陛下即便在京师,这件事也得宰相们来解决。” “那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我没有,但是大相公已经有了。” “有了?”王宗濋大喜道,“什么办法?” “暂时不能说。” “那刑部查不查?” “刑部要查,这件事吕相公已经亲自立案,着令刑部立刻通令全国各路,核查本地案情。” “肃省院呢?” “肃省院也要查,因为可能牵涉到许多官员,所以得肃省院派人到各路查。” “那银行……” “银行不用动,银行只需要保证各地银行自己不出乱子,不过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最好是每一路派一人去核实地方银行利息是否严格按照朝廷的规定。” 钱喻清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四京的新城新政是你推行的,你对负债最了解,我们最多是读了官家的《货币通论》,了解到了国债和折中法,但你是实际参与到新城新政里的,你应该最清楚,如果民间一旦多出巨量负债,而收入却断绝,后果是什么?” 后果历史上已经重演了许多次。 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汉末农民失去土地,一身负债,只能流浪,这叫流民。 动不动就数百万流民。 隋末天下动荡,也有许多流民。 唐末也是如此。 那些农民失去他们的资产,欠下地主钱,只能卖妻儿抵债。 抵债完之后呢? 所以,这是一个民生之根本的问题。 当新政游戏中的面纱褪去,一切捞快钱的手段都明确了。 如果不治理,那就等着爆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