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 敌人的联合-《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2/3)页

    他甚至怀疑这俩是故意同时到的。

    “是的,两个都赐封。”

    “好!就依你范致虚所言,两个人都赐封!封刘锜凉国公,封李彦仙宁国公!”

    “陛下圣明。”

    这个好人赵宁当了一半,范致虚抢了一半,没有给张浚这个军政使任何机会。

    显然,范致虚是故意的。

    “河西已经定了,东府开始筹备人丁迁移,要确保河西与关中之间的商路的畅通,要颁布严格法令,维护河西到关中的商路治安,这关于到路上丝绸之路的重启!”

    “是!”

    时间飞逝,转眼已经到了靖康十二年年底。

    整个靖康十二年,大宋并未发生大的战事,各边安定,民间自然也不必忧劳。

    据户部统计,这一年各地粮食储备,已经多到无法想象。

    至少粮储司和地方提举常平司的余粮,堆积起来,甚至还有不少粮食是去年的。

    这一现象伴随着另一个有趣的事情诞生,民间的酒业出现空前兴旺。

    以前酒是有钱人或者当官的才喝得起的。

    现在一些平民人家的饭桌上也出现了酒。

    年底的时候,赵宁亲自出城去地方微服考察了一下,他甚至发现陈留这个地方出现了度数稍微高一点的酒。

    古代的酒一般都是很温和的酒,差不多十几度,不会高于二十度。

    古人在酒桌上讲究的是雅量。

    这说明古人饮酒,是一件雅事,基本上不会喝那种高度烈酒。

    实际上,高度烈酒后来出现之后,也只是在底层流行。

    底层劳动者收入微薄,不可能经常买酒,便喝那种高度酒来解瘾。

    而此时赵宁发现的这家酒店的酒,基本上全部超过了二十度。

    虽然无法测量,但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口感,他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这说明现在民间对酒已经有了巨大的需求。

    在赵宁的追问下,商家带着他们去了酿酒厂。

    不出赵宁所料,果然已经有类似蒸馏的技术了。

    看来技术不会随着赵宁这个文科生的推动缓慢而缓慢。

    当经济量达到一定的地步,会催生新的需求,新的需求会推动新的产业,新的产业里包含新的技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