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赵构的机会?-《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3/3)页

    自从赵构卸下手中所有的权力后,便在东京城过着悠闲的日子。

    这反而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舒坦。

    甚至他在想,以前为何会为了朝堂那些事,如此奔波?

    现在想起来,实在有些累啊!

    “其实下官认为,这都与殿下的主政理念有关。”汪伯彦脸上带着微笑地说道。

    “哦?”

    “古之善政者,贵于足食,欲求富国者,必先利人。”汪伯彦说道。

    他说的这个治国理念是昔年缔造开元盛世的李隆基的治国理念。

    意思是,古代善于管理国家的人,重要的是使百姓免除饥饿,要想使国家富足的人,首先必须要让民众得到实惠。

    古代一直有利出一孔和还利于民的争论。

    汉初老黄治国就是还利于民,意思是朝廷不要过分干预民间事务,民间自我发展。

    武帝收权,置办大汉的盐铁,就是管仲的利出一孔思想。

    利出一孔的思想,在大宋朝演化到极致是王安石的变法。

    汪伯彦继续说着:“昔年荆国公之变法失利,已经说明朝廷不可掌天下之利于一孔,当今天子新政,亦在禁官之商,还利于民,禁榷与民间商社并行之,使民有利,方能富国。”

    赵构却神色淡然,似乎并不在意这些。

    “殿下在陇右推行民间商贷,虽然遇到了挫折,却也让西北商业得到快速地推进,下官认为如今西北商业的兴旺,与殿下当时的策略是密不可分的。”

    “还说这些作甚,都已经过去了。”赵构淡淡说道,“虞允文现在在各地严查民间借贷之事,官家不会就此放开。”

    “但若是殿下能再入主朝堂呢?”

    “本王倒是觉得,这胡姬不错,这美酒也好。”

    “殿下。”汪伯彦不慌不忙,脸上带着笑容,“殿下且不可丧志。”

    “并非本王丧志,而是如今天下已安,朝堂诸公皆贤明,官家也不需要本王了。”

    “殿下难道不知,最近……”汪伯彦欲言又止,看了看那些舞姬,以及周围的侍从。

    赵构犹豫了一下,然后让所有人都下去。

    等所有人离去之后,汪伯彦才小声说道:“那个卢清流进京了。”

    赵构怔了怔,看着汪伯彦的笑脸,一时间有些错愕。

    “秦相公这一次麻烦了。”汪伯彦笑得更开心,“有人腾出位置,便要有人上位,殿下可不能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