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章 失蹄唯退后(中)-《一品江山》


    第(2/3)页

    “也好。”沈括感到陈恪的急切。遂又道:“下官还揣摩出一种排字架。以日常所见的三十本书为根据,将文字按运用频率分为十五类。再将这十五类文字归结、划分为常用字、备用字和常用字三大类,搁放在三角架上。三脚架分左、中、右三部分。其正面居中设二十四盘,这二十四盘又分成上、中、下三层各八盘,中八盘装常用字,上八盘和下八盘装备用字;两旁设六十四盘。装常用字。各类活字均以大人《字典》的‘部首检字法’分部陈列。排版时,拣字者于中站立,就架取字,颇为便利,可以大大提高活字排版速度。”

    “不愧是存中兄。”陈恪赞许的拊掌道:“你的方法,曾经大大出乎我的预期了。”

    沈括答应等印刷作坊走上正轨再离京,陈恪便安排他在家里住下。沈括犹疑的片刻,还是吞吞吐吐道:“下官还是住驿馆吧,大人新婚燕尔,我不便打搅。”

    陈恪虽然说‘不碍事’,但沈括还是坚持去住驿馆。陈恪无法,只好放他离去。

    “这个人,似乎不想跟大人走得太近。”沈括走后,周定坤有些不爽道。

    “正常,这时分,稍明智些的家伙,都会跟我保持距离的,”陈恪却不以为意的笑道:“只是,这世上只要我能欣赏他,给他发挥才华的平台,所以他还不能和我划清界限。”说着看看周定坤道:“对他的发明创新有何看法?”

    “这位沈大人,果真是少有的奇才。”周定坤道:“其发明机巧之处,令人赞赏不已,”顿一下道:“可就算我们凭着这门技术,一统汴京的出版业,又算得了什么呢?”周定坤只对大额的海外贸易、金融生意感兴味,出版业那点薄利,真实入不了他的法眼。

    “凡事不能只算小账。”陈恪摇摇头道:“这件事,关乎千秋万代,不计成本也要做好。”

    “那好吧。”周定坤毕竟只是个账房,详细怎样办,还得听老板的:“我明天就去收买一家印刷作坊,给沈大人折腾去。”

    “一家不够,最少十家。”陈恪却摇头道。他想象的,是一个几百人规模的大型印书工厂,有字模车间,有排版车间,有校字员,有印刷车间、有装订车间,合理分工按流水线作业。这是提高消费效率的不二法门。

    “大人还真打算,一统汴京的出版业?”周定坤苦笑道:“这下增添开支的方案,又泡汤了。”

    “时不我待啊,老周。”陈恪站起身来,对本人的心腹,道出了此中真意:“人要成事,需求无机遇,但是时机稍纵即逝,把握不住的话,再想起势就难了。”

    “大人是想,将《尚书伪经考》印出来?”周定坤恍然道。

    “是。”陈恪点点头道:“辨伪这档子事,光靠在经筵上讲,是无法不得人心的。还是得把考证印成书,让天下读书人来审视。只需我禁得起审视,那被我驳斥的《尚书》自然就站不住脚了。”

    “这个,传统的雕版印刷,完全可以胜任。”周定坤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