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 秋来春早去(上)-《一品江山》


    第(2/3)页

    “我却不以为应该太担心。”王雱摇头道:“官家才五十岁,说句狂悖之言。怎样也还有十几年的圣寿吧?”这家伙倒是真敢说,好在陈恪的书房,有最严密的保密措施。倒也不虞被窃听。

    陈恪点点头,表示他说下去。便听王雱道:“你小看了官家,或许说高估了官家。”

    “怎样讲?”

    “官家是四十年的天子了,而且直到快三十岁才亲政,他必然很清楚,皇帝之位诚然至高至上,却依然有能够被夺去威福。”王雱幽幽道:“我就不信官家,情愿再来个‘天圣’、‘明道’之类的年号。”

    ‘天圣’者,二圣人也。‘明道’者,日月同辉也。皆是刘娥摄政时代的标志。

    “……”陈恪默然点头。这也是他的判别。

    “所以,我以为官家就算要确定承继人,也会尽能够往后拖延。”王雱道:“早早立起个太子,忘了太宗皇帝的话了么?”

    当初真宗被立为太子后,遭到臣民的喝彩。都让赵光义无法承受,忌恨的说道:‘人心都归于太子,将置我于何地?’那还是亲生儿子呢!而如今赵宗实,只是个侄子而已!

    “不过我们还是要提示一下官家,”王雱又道:“否则万一没有预备,话赶话金口一开。会被那些大臣抓住话柄!”

    “是。”陈恪点点头道:“但要如何提示?”

    “不能明着说,这种事,谁也不会提早泄露,皇城司也没处查去。”王雱起身背着手走两圈道:“而且一旦被赵允让侦知,他只消取消方案,就能证明儿子的洁白,甚至官家对其多年来的猜忌,也会被一扫而空。我们却赔了夫人又折兵。”

    “嗯。”陈恪点点头。

    “要想个巧妙的法子,含而不露,却让官家有所思。”王雱喃喃道,说着他眼前一亮,拍手道:“我听说最近官家迷上了听戏!”

    “是。”陈恪点头道:“打从上次出事当前,官家便常看戏解忧,不过倒也有节制。”

    “宫里的戏班子,一定会唱《金匮》这出戏吧?”

    “当然了,”陈恪颔首道。那是赵二家的遮羞布。

    “你看能不能,尽快让官家再看一遍这出戏?”

    “这个么……”陈恪估量,这件事情还难不倒赵宗绩。当然不能把话说死了:“我试试吧。”

    “最好在官家确定去汝南王府前,看到这出戏!”王雱却不信他做不到:“只需能做到,我们就有好戏看了!”

    ~~~~~~~~~~~~~~~~~~~~~~~

    与此同时,陈恪就种种弹劾的辩解札子,也送到了赵祯面前。

    对于弹劾他与商人勾搭,陈恪说本人没做官前,的确运营了些生意,这是举朝皆知的。但是自从中进士后,早曾经将一切的生意,全都转给昔日的同伴,本人和家人名下,再没有任何生意。对于这一点,开封府都有存档,只需调取一查,便可了如指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