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棍棒底下出孝子-《大明国士》


    第(3/3)页

    脸色也随之变红。

    伸了伸舌头,陈堪问道:“不知陛下今日此来?”

    朱棣将头靠在摇椅上,沐浴着阳光,脸上带着舒坦的表情。

    听见陈堪发问,眼皮都不抬的说道:“没事朕就不能来了?怎么,朕来你家,你不高兴?”

    陈堪默然,随即陪笑道:“那哪能啊,岳父大人驾临,小婿自然是高兴的,只是岳父平日里忙碌于案牍之间,怎么今日会有雅兴来小婿家中?”

    朱棣没有搭话,因为陈堪的话听在他耳朵里和屁话无异。

    见朱棣不说话,陈堪也很默契的不再出声。

    鬼知道自己哪句话就会惹得朱棣不开心,沉默是金,沉默是金。

    靠回躺椅上,这一君一臣,一岳一婿,就这么悠闲的吹着湖风晒了半天太阳。

    阳光洒在人的身上,将人变得懒洋洋的,提不起一丝一毫的力气。

    不知不觉就到了夕阳西下时分。

    “偷得浮生半日闲啊。”

    朱棣忽然感慨了一句。

    陈堪适时的睁开眼睛,附和道:“是啊,难得这么悠闲的晒晒太阳。”

    然后,朱棣又沉默了。

    片刻后,陈堪坐直身子,朝朱棣拱手道:“陛下,臣不想待在南京了。”

    朱棣面色不变,问道:“为何?”

    陈堪咧嘴一笑:“臣的夫人说,他想念北京了,所以臣打算带她去北京看一看?”

    朱棣问:“要去多久?”

    陈堪沉吟片刻,淡然道:“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吧。”

    “呵~”

    朱棣忽然轻笑一下,笑道:“你倒是会躲轻闲。”

    陈堪微微颔首,实话实说,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朱棣继续问道:“你走了,五城兵马司,宝钞司,军器监,银行,海军学院怎么办?”

    陈堪躺回摇椅上,尽量用平淡的语气说道:“五城兵马司有赵王殿下坐镇,有没有臣其实都一样。

    宝钞司和军器监现在已经走上正轨,工匠们自然会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银行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发展即可。

    至于海军学院,陛下一道圣旨,自会有四海英才入彀。”

    朱棣道:“你这是只管点火啊。”

    陈堪洒脱道:“臣是个懒人,能点一把火已经不错了。”

    朱棣沉吟片刻,语气忽然认真起来:“你想好了,你这一走,你在朝堂上经营的一切可就为他人做嫁衣了。”

    陈堪也认真起来:“臣已经思之再三,况且营建北京这么大的事情,臣过去也能帮忙盯着点,还有陆军学院,臣也可以过去指点一下。

    就以目前朝堂上的情况来说,臣去北京,比留在南京有用。”

    “行吧,过几日,朕会给你一道旨意。”

    说完,朱棣起身在随侍的小太监的搀扶下,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侯府。

    看着这朱棣挺拔的背影,陈堪笑了笑,并未起身相送。

    他知道,朱棣今日所来,目的便是为了让他放弃五城兵马司的控制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