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大军逼境-《碧血大明》


    第(3/3)页

    “大王,若是真有十万大军攻将过来,又将如何?军情紧急啊。”宋献策急忙反对。

    “国师莫急,我还有话未讲完。河南也驻有兵力八万,加上军师所带兵力,也有十万。足当挡住明军那些垃圾兵士。只要大王下一道旨令,让李岩就在防御便可。”刘忠敏道。

    乍一听起来,刘忠敏此计可谓一举两得,既不用调动京师精兵便可阻拦崇祯的大军,又可节省大批粮草。可是知道军事之人心中明白,河南是有驻兵八万,可是一半皆是老弱残兵,李岩所带的二万兵更是有八成是残兵,只怕就是再垃圾的明军也能将其击溃,这刘忠敏分明是置李岩于死地。

    殿中大部分都知道,可偏偏李自成不清楚,可见他已经有多久没有理政事了,只听他道:“嗯,刘爱卿此计甚为妥当,就如此办吧。”

    京师可是个好地方哦,不但美女而且财富也多,不能因为刘忠敏和李岩的私斗而失去。

    制将军李过站了出来道:“启禀大王,小将以为左将军此计甚妙,但是尚有一纰漏。”

    李过乃是李自成的侄子,自少便跟随李自成反对明朝,作战十五年,转战各省,大小数百战,少有败绩,是个难得的文武全才。也甚得李自成的看重。

    “哦?”李自成对于这个侄子还是比较放心的,便问道:“阿成,有何纰漏,快快说来。”

    李过拱手道:“若是军师所报乃是实情,虽然有大王的旨令让军师就地驻防,可是时间却是来不及,若是军师阻挡不利,明军便会直逼京师。而大王又要征伐吴三桂,到那时便腹背受敌,即便我们大顺军再能战也不能同时支撑两大战局。所以小将以为,大王当再派两万精锐支援军师以便阻挡明军,就算军情属虚,有精兵镇守河南,也让崇祯与左良玉不敢轻举妄动。“

    宋献策一听李过所言不禁面上一喜道:“臣附议李将军。”

    李自成想了想道:“阿成所虑极是。阿成接旨,你领二万大军全驰援军师。务必使明军不敢稍有动向。待得本王灭了吴三桂再挥兵南下,取了崇祯头颅。”

    见李自成已经做出决定,刘忠敏无奈,只好与众人齐声高呼:“大王英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