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下罪己诏-《碧血大明》


    第(3/3)页

    紧接着,崇祯帝又在罪己诏之外痛心疾地写下了下列文字,同样令人读罢之后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痛心之感:“朕以藐躬,上承祖宗之丕业,下临亿兆于万方,十有七载于兹。政不加修,祸乱日至。抑圣人在下位欤?至于天怒,积怨民心,赤子沦为盗贼,良田化为榛莽;陵寝震惊,亲王屠戮。国家之祸,莫大于此。今且围困京师,突入外城。宗社阽危,间不容。不有挞伐,何申国威!朕将亲率六师出讨,留东官监国,国家重务,悉以付之。告尔臣民,有能奋忠勇,或助粮草器械,骡马舟车,悉诣军前听用,以歼丑类。分茅胙土之赏,决不食言!”

    崇祯言辞是够沉痛中恳,也真正有负疚忏悔的诚心,希望天下官民士绅能够振聋聩、共赴国难,鼎立拯救危机重重、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奈何天下糜烂、敌军压境、军心涣散、大势已溃,一切为时晚矣。

    穿越的崇祯身上所具的现代灵魂,也同样的希望能以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和对这个历史的走向的认知,把大明从深渊泥潭中拉出来,从而摆脱野蛮人的统治,为开华夏万代盛世而努力。

    此时的崇祯自穿越以来经过不断的思考,结合已知的现实,现,失去京师也未尝不是好事。至少没有那些文官处处掣肘,可以放手施为。

    当然,前提是得逼左良玉把手中的兵权交出,不然一切皆是幻想。

    所以,这个宴会便是一个契机。一个翻盘的契机!

    在数百年后,史学家在史书中记载:“……崇祯大帝实乃一代明君,虽失京师都城,却忍辱负重撤都于南京,伺机而谋。然,左良玉名号平贼大将军,其人实乃真贼人,包藏祸心。崇祯大帝设下鸿门宴,一举拿下左良玉,重获兵权。施仁政,免赋税,积粮征兵,以待复大明……”

    ---

    小魔没事加加更!

    大大有空投投票!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