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东林党人-《碧血大明》
第(2/3)页
崇祯一点也不介意给美人骂,反而道:“在阿妤面前,阿检便是木头。你快说,那人是谁?”
周妤却是很正色的道:“阿检,你身为皇上当有主见。怎可偏听偏信!这人是谁,你自己猜吧。”
崇祯知周妤是好意提醒,也知做皇帝如履薄冰,时刻要把好舵,稍有不慎,便是国灭家亡之事,当下道:“阿妤教训的是。这世子,不用说便是朱由椋。只是这朱由椋怎么会有此言行?莫非他对我很不满?”
周妤见崇祯能听取她的意见,心中更是欢喜道:“他何止是对你不满,恐怕早存杀你之心。”
“莫要乱说!”崇祯大惊。
周妤不理崇祯继续道:“之后,我便找到郡主假意与其套话,得知她大哥朱由芳最近与东林党人走得很近。时常彻夜不归。”
“东林党?”崇祯皱起眉来,又是党同之争么?
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万历三十二年(16o4),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及其弟顾允成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崇礼对于东林党还是知之甚深的,他曾经将以魏忠贤为的阉党扳倒,才使得东林党不再受迫害。
东林党人应该感谢我才对,怎么会与那个朱由椋搞在一起,难道有什么谋反之心?一想到谋反,崇祯便心头火起。国家尚未安定,这些文人又在为自己的利益和沽名钓誉而妄顾国家安危、视百姓苦难而不顾!实在该杀!
周妤看着崇祯的脸色越来越凝重,到最后双眼竟然迸出强烈掐杀机,不由轻声劝道:“阿检!对付文人,杀戮不是治本之法。想想,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没能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须三思而行啊。”
崇祯打了个激零,自己怎么会有如此重的杀心,难道是因为前世崇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