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西蜀战云-《碧血大明》
第(1/3)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西蜀战云
自古西蜀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初张献忠经湖广而入蜀,不仅是为了避开大明优势兵力更主要是看重西蜀的战略地位。若是夺得四川,进可攻退可守。
而历史也证明,张献忠的策略是十分正确八月打败四川总秦良玉后便占据四川,并将大西政权坚持了十多年之久。
可崇祯穿越而之后,张献忠却是并未取得应有的胜利,反而在秦良玉的白杆兵与侯洵的夹击之下得不到一丝展。
一是民心思安。在崇祯有田可耕有家可居之居的政策之下,四川百姓对张献忠所谓的义军不再感冒。
二是张献忠的暴行。张献忠的大西军不事生产以抢夺为本,得势时取民之物则少,失势之时则全抢百姓所有物资。如今给秦良玉打得不敢轻易迎战,粮食用一点小一点,不抢民何来粮食。恶性循环之下,百姓早已不相信这样的义军。
一处帅帐当中,坐满西蜀各大将领。
“皇上受伤了!”秦良玉轻声道。
“什么!皇上受伤了?怎么可能?”侯洵简直不肯相信,一把接过秦良玉递过来的纸条,只见上面写着:皇上于秦淮花会上遇袭,受重伤。幸得许乐及时施救,已无大碍。流寇李自成与清兵勾结,山海关告急,山东告急。望秦将军与侯侍郎早日平蜀。皇上已开海禁,若为战后西蜀稳定与繁荣,可组织山民卖其特产于沿海地区。落款赫然是太子朱慈烺。
侯洵看得无大碍三字这才放下心来道:“秦将军,皇上之意甚为明子,让我等尽快灭了张献忠。不知秦将军有何良策?”
秦良玉站起来对着墙壁上的地图道:“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张献忠乃是百足之虫,若想一战而胜。恐怕很难。况且他龟缩在城中不战,若是强攻,只怕会适得其反。”
经过三月风尘战事。侯洵人显得更黑了。精神却是特好。他一捋胡须道:“秦将军所虑甚是。若是粮食充足。以兵围之倒不失为一良策。奈何。我军粮食有限。依老夫看来。张献忠将近二十万地精兵困在地夔州、梁山、忠州和涪州等四州。他们地粮食也是有限。每天地吃喝除了打劫便无可得。以张献忠专门欺软怕硬地性格。在如此劣势。必定不敢轻易与我军交手。说不定还会打着逃跑地打算。我们不妨设个局让张献忠自己来钻。”
秦良玉不愧为一代名将立即明白侯洵地话:“不错。张献忠缺粮。若是听得朝廷送来大量地粮草。焉能不动心?而我军又集中兵力专攻涪州。只怕张献忠必定派兵从夔州和梁山出劫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