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十二章刀名嗜血-《碧血大明》


    第(2/3)页

    “…

    --

    就在郑成功与郑明畅言天下大势之时,远在万里之外的吴三桂正在细心擦拭手中宝刀。此刀乃吴家传宝刀,刀名嗜血,乃百炼精钢所制,削铁如泥。长三尺四寸,重二十六斤,与唐时陌刀十分相似,适用于马战。凭借其锋利的刀刃,就算是最为厚重的铁甲玄衣也难挡其锐。吴三桂凭借此刀曾斩满清红旗王子,曾率几十名家丁求父于后金大军当中,一时震惊全军,“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英名辽境无人不知。

    崇祯十四年)松锦之战以明军惨败告终。松锦之败使明庭丧失了大量精兵和战将。骁将曹变蛟等被俘遭戮。洪承畴、祖大寿等投降。只剩下吴三桂在宁远山海关一线苦撑着局势。吴三桂并不气馁,在极端困难的状况下招抚流亡,重振军旅。不久又组织起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坚守山海关和关外

    城。在原辽东战将或亡或降的情况下,吴三桂成了t清名将。

    次年皇太极又动壬午之役。派遣阿巴泰、图尔格率兵避开由吴三桂防守的山海关,由黄崖口一线入边。烧杀掳掠,兵锋直达山东苏北。关内诸明将皆望风而逃。只有吴三桂仍敢率兵入关邀击清军,并屡有斩获。

    从到军三次猛攻宁远都铩羽而归。宁远,这座城市简直是满清的梦魇。其中吴三桂的坚决抵抗功不可没。

    吴三桂一振宝刀,一声龙吟,满室皆现寒刀。嗜血刀饱饮清兵,此次定让辱我父之李自成、侵我大明之清兵试一试此刀之锐。

    吴襄快步行进室内,吴三桂收刀入鞘道:怎么来了?”

    吴襄经过数月的调养,在京师所受的伤势已经全好,显得极有精神,只听他道:“三桂,此战可有把握?山海关只有六万兵力,如何对抗得了李自成近二十万人马,更要面对野蛮人的夹击。为父实在担心。”

    吴三桂请吴襄入坐轻声道:何需多虑。孩儿有险可守,又何惧这区区流寇?再说胡守亮生生拖延李自成三日时间,只要孩儿再守上三五日,援军必到。”

    吴襄看着吴三桂坚毅的脸色不由叹道:“既然你如此有信心,为父也就无话可说。若是,若是万一不敌,可需要立即通知于我,为父还可以做些安排。”

    霍的一声,吴三桂站了起来道:可是有什么瞒着孩儿?可是祖大寿又来蛊惑爹?这卖国贼!要再听那卖国贼之言,如今皇上中兴,将士归心,百姓乐业,只要孩儿熬过这场硬仗,大明收复失地指日可待。切勿做那愧对祖宗之事,就算能芶且偷生数十年也要给世人诟病,须为不值。“

    吴襄老眼精光一闪道:“不愧我吴家的子孙!是爹糊涂了。爹不再与祖大寿此等人联系。三桂,你放心去做你的事,爹绝不拖你后腿。就算城破,爹也绝不为束手待毙。”此话说得斩钉截铁,当真是掷地有声。若是崇祯听了,必定欢喜之极。

    吴三桂一拍腰间嗜血宝刀,哈哈一笑道:“多谢爹的支持。有了爹的支持,孩儿更有信心了。这嗜血宝刀定要痛饮敌人之血。”

    呜呜呜,蓦地传来一阵阵的号角声,紧接着一名亲兵飞步而进恭声道:“禀告将军,流寇在变换队形,要马上进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