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新神机营-《碧血大明》
第(2/3)页
崇祯挥手道:“不用多礼。”
宋应星与方以智谢礼之后便在前面引跟而走。
阿九看宋应星与以智脸上的色。不由十分好奇。跟在后面走进一个大厅。厅中堆放着一排整整齐齐的木箱。箱子上木头簇新。还散出树木的清香。然是刚刚才做成不久。
“皇上这些便近半月出产的火器共二万八千支。完全合格。”领路的宋应星指着箱子道。
方以智向一名士兵用眼色示意了一下:“把箱子打开。”
那名士兵上前。掀箱盖。上面露出五支用油纸包着的火枪并排躺在一起。从箱子的厚度来看。大约有四排。一箱就有二十枝。
崇祯微笑道:“不。半个月就能有如此产量。在不错。”
宋应星向前道:“这还是多亏皇上的流水线生产与部件标准化。要不然。工部就算是招上一万人也不能有如此巨大的产能。另外。臣已经将这两种方法用到他器械生产中相信也会有同样的效率升。”
崇祯颔道:“那应当。江南戴家的工匠在军器局适应吗?”
宋应星道:“戴家工匠技节精比军器局的家伙也不差。”
“嗯。”崇祯沉吟一下道:“将工部还在专研火炮等大物事。宋卿你须多多招收学徒入军器局。每师傅若是成功**十名学徒。奖白银十两。越多越奖。这些学徒不须终身呆在军器局。只须服务朝廷十年。便可选择继续留在军器局或者自由离开。”崇祯更想举办军工学校。专门教导军事人与专业制器才。却是时机能。只能等到重掌大明再说。此时。也只能以师带徒了。
宋应星皱眉道:“皇上此法不可。若是这般。军
制器之法岂不是要流落民间?”
方以智却是拱手道:“宋大人。以属下来看。只怕未必。现在实行部件标准化。每个部件的工艺不同。拿火枪为例。它有二十多个部件制成。一个人不可能全部掌握所有部件的制法;而且还要实承流水线作业组装。一个人不能再像以前一般独自生产火枪。”
崇祯哈哈一笑道:“方以智所说有理。此后有着流水线作业与部件标准化。再无一人可以独生产火枪。若是宋卿还不放心。便再与他们签定保密契约。让他|离开军器局后。五年之年不的从事同样的职业。”其实。崇祯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朝廷那丰厚的奉。只怕用扫把扫也扫不走他们。
宋应星也是恍然一悟:“还是皇上考虑周到。”
崇祯又道:“工部乃是朝廷重的。重要的图纸与技术不可流传出去。更要防止奸细混进来。不然。大明优势就会失去。对付外族入侵也就极为不易了。宋卿。你要加强防。若是兵力不足。可随时向朕提。”
此时。一名士兵快步而进。大声报道:“启禀皇上。崔慕孺崔将军领兵在外求见。”
崇祯呵呵一笑道:“看来对新神机营的建立。崔卿有点迫不及待了。”
很快。一箱箱还散着木香味的子搬上马车。直接往军营里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