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嘴巴长于你口。也没人堵你嘴。若是为了说服高某向朝廷低头。那就免开尊口。”高怀中依旧冷言冷语。这也怪不得高怀中。在大顺军当中。高怀中最为佩服地有三人。一是闯王。一是国师宋献策。最后便是军师李岩。心目中地偶像一下子投身于朝廷。再次出现在他面前时竟是以叛徒地身份来对他进行说服。换作是任何人也受不了。更何况高怀中乃是固执高傲之人。 “岩想问高大人,闯王反明所为何事?”李岩自动过滤高怀中地不善语气,反问道。 “这还用说,当是替天行道,为天下百姓谋一安居乐业之所。” “说得好。岩再问,京师与南京两地的百姓,谁过得快乐?” “这,这个………”高怀中有些吱唔了。他是固执之人,也是直诚之人。他来南京时日尚短,可一路之上,所见的百姓皆是面有神彩,对生活充满向往,所闻的皆是百姓对官府对皇上地称赞有加。高怀中沉吟良久才高声道:“没错。南京的百姓看上去较之京师地百姓快乐许多,可,谁又敢保证一年两年之内甚至更短的时间,这样的生活又会回到从前?” “岩再问,如今的大顺军与明军一比,孰优孰劣?”李岩并没有与高怀争论,再次问道。 见识过明军演习的高怀中一下子给李岩的问题问倒了,就算是闯王身边地精锐,遇上不装备新式火枪的明军,倒可以斗上一斗,可是一旦明军拥有新式地火枪,大顺军只有逃命的份了。 看到高怀中不说话,李岩又再次问道:“百姓心中最向往地是什么?” “最向往的自然便是居有其屋,耕有其田,食有其粮,穿有其衣。”高怀中对这个问题回答得很快,却再无先前般凌厉地气势。 “既然如此,高大人乃是饱学之士,当知得道多助,民心所指,所向无敌。南京的百姓皆是心向朝廷,不断有流民涌向南京,涌向大明所辖地区,他们也必定必向朝廷。何人 廷之威?”李岩却是不待高怀中回答,“国强则兵壮|可护国护民,民又爱国拥兵,如此循环下去,何国可敌大明之势?皇上如今励精图治,广开贤路,招兵纳士,国势日渐强盛,重掌乾坤乃是迟早之事。” 高怀中一言不紧抿双唇。 “岩早年跟随闯王,所图的非是高官非是宝贵,乃是想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李岩像是回忆的继续道,“于是,一路的攻城掠地,杀官兵开粮仓。一开始,百姓很是拥护大顺爱戴闯王。可自从大顺攻取京师以来,一切都变了。众人只知争权享乐,不再为百姓着想,甚至做着祸害百姓之事。当年,岩听得皇上派十万大军直奔京师,竟是毫无一人重视,闯王也只派了两万残兵于我,让岩去阻拦朝廷十万精锐之师,何等的可笑。若不是皇上仁慈,只怕岩尸骨早寒。不过,岩效忠皇上,并非是报救命不杀之恩。 岩被皇上软困之日,时常寻思。何以方能为百姓谋一安居乐业之所?得见皇上之政策,这才现,靠闯王一味的掠夺是不行,靠张献忠一味杀戮也是不行的。唯有顺应天时,施以民策才行。可惜,闯王的双眼已经被权利与美色所蒙蔽,只怕再也看不到前行的道路。如今,能实现岩之理想的,只有皇上,岩同样不为荣华富贵,只为天下百姓。 岩知高大人乃是忠义之人,现在岩也不再打算为皇上说项,只是想告诉高大人。天道运行有常,作孽必不得好活。闯王若是弃京师而回陕西,还请手下留情,莫再多杀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