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三足鼎立势 第二百一十二章、红颜知己-《碧血大明》


    第(2/3)页

    “哦,何故?”

    “南京虽无宗人府,可皇上纳妃,不是小事。若是由外人前去提前,只怕徐老太太不喜。臣妾提议,不如叫王叔前去。”

    “哎,朕怎么会如此糊涂,竟然忘记楚王王叔。王叔,乃是朕之长辈,由他前往,最为合适。还是皇后细心。来亲一个。”说着,竟然涎气赖脸的向周那吹可弹破的俏脸亲去。

    “皇上……”周妤还是让崇祯亲了一下,却是娇嗔道,“皇上说着说着又不正经了。

    若是宗人府在此,必定写入皇上记事簿上。”

    “这才是生活情趣,若是时时刻刻板着脸,岂不有违人生得意且尽欢的哲理?”

    “哲理?恐怕是不理吧。”周含齿一笑道,“臣妾看皇上是将要迎接崔家妹子,心中欢喜才对。有了英妹子,皇上地生活情趣就更多了,对吧?”

    “嘻嘻。”崇祯不承认也不否认,一味的傻笑。能三妻四妾,而妻又不忌恨反而相处和睦,夫复何求。

    “这样吧。提亲之事,就由臣妾与王叔商议,以后纳采,问名等等一手续也由臣妾操办,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就由皇后操办吧。”崇祯连连点头应承。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

    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展到用戒指、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地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地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地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地需要,如女家地“添妆”,到男家时地“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地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

    想到以上婚礼的重重繁琐程序,身为现代的他当真是顶不住,如今由皇后来操办此事,当真是求之不得。

    看着周妤温柔俏丽的样子,崇祯又忍不住将周与崔慕英两人比较一番,论性情,周妤温柔娴,乃是相夫教子传统女子,让丈夫时刻回想家中温馨之感;崔慕英豪爽直白,如同现代地红颜知己,能把心底秘密说与其听,而其又能用爱去聆听你、懂你、疼你,替你解忧;论样貌,周妤如同空中幽菊艳绝天下却又温柔无双,而崔慕英则是怒放的向日葵,活力无限却又易于相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