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装甲突击-《帝国争霸》
            
            
            
                
    第(1/3)页
    他们在等什么!?
    难道是陆战队的坦克没藏好?
    想到这里,丁镇南还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些借地形隐蔽的坦克与战车。
    这个担心明显有点多余。
    要说的话,夜色与距离就是最佳掩护。
    虽然由骆沙民主共和国研制生产,与迢曼帝国联合推销的t-72,也号称是第三代主战坦克,出口的t-72m为广大第三方国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买到,性能最好的主战坦克,比如配备了威力巨大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拥有不错的机动性能,但是t-72本身就是低配版的备胎,出口型就更加低劣了。
    在很多方面甚至比不上“zt-80dg”等经过现代化改进的第二代主战坦克。
    比如为了降低成本,依然采用早就被淘汰的机械弹道计算机。
    关键还有,因为没有可靠的双向稳定系统,所以行进间射击能力几乎为零,而且缺乏可信的夜战能力。
    在出口的t-72m上面,使用的都是由骆沙民主共和国研制的主动红外夜视仪,没有配备迢曼与洛克企业合作开发的红外成像夜视仪,因此t-72m在夜间的战斗力,更像拿来宣传的噱头。
    靠红外探照灯,其夜间观察距离不会超过1000米。
    有趣的是,配备了红外成像夜视仪的坦克,能够在2倍于此的距离上,观察到红外探照灯发出的辐射。
    显然,t-72m有夜盲症,根本就不适合在夜间作战。
    伊拉克人肯定没有发现埋伏在2000米之外的“zt-99al”。
    至于空中侦查,更加不可能。
    在经过白天的战斗之后,伊拉克空军早已老实下来,而且伊拉克空军没有几架能在夜间出动的侦察机。
    显然,伊拉克装甲部队的指挥官肯定早就接到命令。
    他们的任务只是到边境线上示威,也就在做做样子,而不是真的要入侵沙乌地。
    其实,这完全能够理解。
    丢掉了制空权,根本不可能在地面战争中占到便宜,更别说让装甲部队在没有依托的情况下推进数百千米。
    从边境线往南数百千米,全是人迹罕至的荒漠。
    就算沿途有几处绿洲与城镇,也不足以为装甲部队提供支持,就连基本的水供应都保证不了。
    让装甲部队到边境附近驻扎,更多是为了展示军事存在,也就是挑战由联合部队司令部设定的禁飞区。
    说得更加直接一些,就算告诉伊拉克装甲部队的指挥官,南面一个敌人都没有,他也不会率领部队越过边境线。
    看来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长官,快看!”
    在丁镇南犹豫要不要动身返回的时候,旁边的营部参谋突然大声喊叫起来。
    其实,在营部参谋喊叫出来之前,丁镇南就看到了右前方的那个快速移动,而且十分刺眼的光点。
    只是,等到他拿起微光望远镜的时候,光点已经消失了。
    错觉?
    营部参谋也看到了,肯定不会是错觉。
    那是一枚骑兵战车发射的重型反坦克导弹。
    导弹采用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只有几秒钟,在把导弹推进到每秒250米之后就停止工作。
    正是如此,那个光点只存在了几秒钟。
    导弹已经射出,正朝着目标飞去。
    从导弹出现的位置来看,发射反坦克导弹的是一辆突前执行侦查任务,处在战线北面的骑兵战车。
    骑兵战车为什么要开火,以及在朝谁开火?
    “在那边,bmp战车!”
    在营部参谋指示下,丁镇南很快就找到了那辆正在快速行驶,而且位置明显更加靠前的步兵战车。
    那是一辆同样从骆沙民主共和国进口的bmp-1步兵战车。
    在外观上,这辆步兵战车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架在73毫米低压滑膛炮炮管上的反坦克导弹发射架。
    关键,战车正在朝北面狂奔。
    显然,那辆伊拉克的步兵战车在此之前很有可能已经越过边境线,只是并没深入沙乌地境内。
    大概是搞不清楚边境对面的情况,或许只是为了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象征性的越过边境线。
    或许,只是在边境附近试探一番。
    不管怎样,那辆伊拉克战车在越过边境之后就立即转向返回。
    “长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