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如果到了京师,陛下能令天下善于‘经济之学’的官员,与我共同商议此事,那么或许我凭借着后世人的眼界和想法,能更妥善的处理当前的货币制度。” 陆煊的回应让刘邦有些不甘心,这种事情他根本不可能去做到的好吧。 他只能给陆煊这最后一个月的活命时间。 并且,刘邦也没有想过最后饶恕陆煊性命这件事情,自陆煊来到汉朝的那一刻,他和留候等人商议,就已经给陆煊的命运画上了句号,只给他三个月活命时间。 换而言之,就算这三个月他们无法获得想要的各种信息,那么三个月后陆煊也要死。 想了想,刘邦道:“距离到达京师,终究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不如陆君暂且给出建议和想法。” “然后我等让人快马传给陛下。” “陛下若是觉得这些想法有用,自然会提前召集天下善于货币之道的官员,让他们齐聚京师。” “如此等陆君到了京城,也就能立刻着手解决此事,货币之道紊乱,终究苦的还是这天下人啊。” 刘邦这话说的还是很巧妙的。 一是能天下大义劝说陆煊,陆煊若是心中但凡有些许的正义感、责任感,都会同意。 二是利益诱惑,站在陆煊的视角确确实实这样做的话,能尽快解决货币问题,从而让‘陛下’更加看重陆煊。 同时,刘邦也担心陆煊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也不能过于直白的说‘你给我好好写,认真的写,别糊弄’,担心引起陆煊的警觉,于是表示这份提议是交给皇帝的,为了解决货币之乱,又让大量官员汇聚京城,让陆煊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如此陆煊才能认真的对待、并解决此事。 陆煊自然而然被刘邦说服住了。 确实。 一个月时间,闲着也是闲着,而大明王朝初期问题那么多,等自己到了明朝未必能一件一件很快的处理完,能提前处理一件,是一件啊。 还能给朱元璋增添一个好印象。 何乐而不为呢? 朱元璋可是喜欢踏实能干的官员,自己连赶路的时间都在想着为国担忧,朱元璋知晓的话岂能不高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