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听到通敌叛国的罪名,所有人都下跪大呼冤枉,就连苏子桓也一样。 更改祖制不论是好还是坏,将来都免不了要受到朝廷的责罚。 因此他们不想登上方寒的贼船,但若是被扣上叛国的罪名,官场生涯可能直接就到此为止了。 方寒冷声道:“南疆衰败,诸位不想着发展南疆,却想着如何逃避,难道这就是你们为官的初心?” 听到为官初心,所有人都红了脸,身为文人,饱读圣贤书。当然想的是如何成为栋梁,将来青史留名。 若非如此,他们早就投靠南蛮去享受生活了,也不会苦苦等候朝廷的消息。 现在朝廷派了人过来,他们自己又退缩了,所以不由得感到羞愧。 方寒看向刘三:“你给他们讲讲州刺史的益处。” “是,老爷。” 刘三开始讲述州刺史的权力。 当讲到刺史无需事事向郡守请示,每年还有一次请示都护视察的机会时,一个个涨红了脸。 这不就是他们想要的吗,做出政绩,上达天听,受到朝廷大员的上是,有朝一日调任到朝廷为官。 “方大人,我支持刺史的设立。” “方大人,我也支持。” 一时间,原本还担忧的众官员彻底变成了狂热的支持者。 更有甚者看向苏子桓的眼神都变了。 你不是说这方寒没什么才能吗?怎么感觉比方力将军都要厉害? 苏子桓虽然一时想不通这其中的缘由,这样的大才不留在朝廷为什么要来南疆? “方大人,我们都觉得可行,但是这具体的实施?”苏子桓疑惑的问。 刺史虽好,但是眼下南疆先要发展可谓是痴人说梦。 方寒对此早有准备,他微微一笑说:“不用担心,眼下南疆最重要的是发展生产,吸引人口,因此我决定,将三郡规模缩小。” “方大人什么意思?”听到规模缩小,众人以为要减小他们手中的权力,纷纷看向方寒。 “将三郡大小官员和百姓牵制首府附近。以县代郡,三位郡守各自带领治下官员,配合首府发展生产,剿灭匪患。定下三年期限,三年后再迁回原处。” 陈兴世闻言,大惊道:“大人要助我们剿匪?” 方寒点头:“我来南疆就是为剿匪而来。怎么,你不愿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