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月圆月缺-《全真小道童开局》
            
            
            
                
    第(1/3)页
    距离上次遇袭,已经过去两月有余!
    山下的乡民,听闻冲和道长回到真一观之后,便又纷纷前来上香,看病。
    毕竟上香可以自备,也可以到真一观花钱买,一文钱三根,心意到了即可,看病一文钱起步,药费自理!
    “道长可真是难得的活菩萨了,自从有了道长,我们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呐……”
    被同行之人拉了拉手臂,这位大婶这才惊觉,这位道长的笑容僵在脸上,并且有越来越黑的迹象,嘴角不停的抽搐。
    这位大婶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一脸不明所以,倒是旁边同行的大婶小声道:“这里是道观,人家供奉三清的……”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丘志清每天教教小杨志念经,先不教文武,先教授念经,跟着丘志清做早晚课,多念经,依可以开智!
    时常和白芷讨论讨论各式武功,以及内丹术的修行。
    闲来无事,白芷给秋白缝制了一个剑套,丘志清每日背着秋白,又回到了剑不离身的日子,每日闲来,便用真气不停的温养。
    由于精气神慢慢混元如一的缘故,隐隐间,丘志清感觉秋白如臂使指,念动及至,难道是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温养起了效果?
    “医道圣手冲和真人”的名声,算是在京兆府一带彻底传开了,得益于白芷“玉尘仙子”天下第一高手的称号,亦是有很多江湖人士,慕名来访。
    倒是听闻丘志清还带了一个小道童,导致一些求学士子,以及京兆府中有想法的家庭,把家中孩儿送到真一观中。
    可惜,很快便开春了,丘志清和白芷带着一群小孩在田间劳动,那些借住的士子,一听他们也需要下地。
    纷纷怒斥有辱斯文,愤而离去!
    一些原本觉得,那些孩童都能下地,他们下地并无不可的士子,见众人怒斥有辱斯文,便也随之离去。
    倒是还有几人留了下来,心甘情愿的留下来,一边帮忙干农活,偶尔帮忙教教那些小道童,这些人几乎都是要参加今年秋闱的士子。
    被丘志清这么一搞,他的名声算是在士子圈子里臭大街了,要求临近府试的士子做农活,一下子,就让丘志清在士子群体中出了名……
    丘志清自是知道这些家伙,是要到京兆府参加解试,拿到举人功名,才能到开封参加省试,得到进士功名,最后殿试排位。
    只是看不惯这些家伙吃着他的粮食,还整天对这些诵经的孩童指指点点的行为,这才要求他们下地劳作。
    目的也简单,就是为了吓跑他们!
    没想到还真有几个愿意干活的,丘志清也不好太苛责,传了他们一套呼吸吐纳的法门,让他们不至于那么累。
    顺带说一句,宋朝的举人不是终生制的,每次考不中进士都要重新考一次举人……
    所以,每到大考时节,赶不上趟,或者囊中羞涩的学子,便会借宿在道观或者寺庙中。
    这就是为何,志怪故事总是发生在废弃的寺庙,赶考的学子身上的原因,因为他们住的多,想的也多,所以故事就多!
    丘志清觉得,他应该去多学一些手艺因为纸有些不便宜,他的天一阁已经造好了,可里边却没有什么藏书。
    买是不可能买的,他又没钱。
    不过那个可以以后慢慢试,弄了一批纸张回来之后,丘志清便开始,每日晚饭后誊写经文,白芷在一旁研磨,颇有一种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味。
    一边誊写经文,一边参悟先贤的智慧,偶尔讨论讨论里边可行的运用之法,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