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长安站起身来,缓缓说道,“殿下,我在剑州时遇到一老翁,此人一生坎坷,但是位卑忧国,身在微末而胸怀天下。” “剑州山匪猖獗,老人最终含恨而终,他去世前留下一首诗,不知道殿下想不想看一看。” 怀庆对李长安的过往十分好奇,那可是连打更人也查不到的秘辛,李长安如此郑重的说到这位老者,一定对他影响颇深。 “怀庆愿闻其详。” 李长安走到书桌前,打开一张剑州竹纸,怀庆心中微动,立刻跟着上前。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诗圣杜甫的千古名篇一个一个字出现,李长安写到这里,怀庆感觉胸中仿佛压了千斤重石,看到一位生计艰难的老者,为了生存发出另人窒息的喟叹。 如今的大奉天下,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可怜人。 “愿为先生磨墨。” 怀庆红唇轻动,左手敛起右手衣袖,开始帮李长安磨墨。 所谓红袖添香,不过如此。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看到这里,怀庆心中剧震,历经丧乱的老人,却心怀天下,自己住着茅屋,却还在想着天下寒士,这是何等胸怀,又是何等悲苦。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看完全诗,怀庆已经眼眶湿润,心情激荡。 “风雨不动安如山,我大奉朝能不能风雨不动安如山……” 怀庆喃喃自语,又想到了求仙问道的父皇,一颗心顿时跌入了谷底。 这样的朝局,又如何风雨不动安如山,大庇天下寒士…… “先生,这首诗能否赠予怀庆?” 怀庆神色怅然,心中郁郁,李长安道,“这首诗,本就是赠予殿下的。” “江湖侠客只能救人一时,能让天下万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只能靠庙堂,靠你们姬家皇族。” “你们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何愁不安。” 听到这句话,怀庆顿时抬起眸子,热切的看着李长安。 这人到底什么来头,出口成章,振聋发聩,句句说到她心坎里。 “好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要是让怀庆看西厢记,怀庆一定会嗤之以鼻,直接扔进垃圾桶。 要是让临安看茅屋为秋风所破,临安一定会歪着小脑袋一脸疑惑,茅屋破了,何不住瓦房?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能安定大奉天下的,注定只有怀庆。 怀庆突然觉得,她心里那些小别扭,实在有些小气了。 长公主恭恭敬敬的作揖道,“今日方知先生之志,怀庆受教。” 李长安神色肃穆,坦然接受。 对于心怀天下怀庆,这算得上终极pua了。 为了你大奉天下,怀庆你就承受吧,别反抗。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