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也就是那一天,秦鸢在十几岁的年纪,第一次与宁行舟有了交谈。 春日的百花之中,京城的闺秀赏景吟诗,好不快活。秦鸢也喜欢这些游戏,不过自己与这些千金们并不相熟,所以就独坐在含苞待放的石榴花旁。 石桌上有几本书册,秦鸢拿起来看时,发现是自己读过的史书与兵法: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再往后看,书册上面消散又俊逸的笔墨写着注评。秦鸢还没看清文字的内容,自己的身后就传来一声轻笑: “我说这几本书怎么找不到了,原来在姑娘这里。” 秦鸢回首,就见到殷红热烈的石榴花下,白衣的少年站在那里,像是山涧清泉、天上明月。 而这个时候,秦鸢也反应过来眼前人是谁,她连忙行礼: “小国公安好,是我失礼。” 那时的宁行舟,笑容干净,眼神中却有着赤子的热忱: “姑娘如何失礼,是在下遗漏书籍在前、打扰姑娘在后,若要道歉,也是在下道歉才对。” 说着,他们两个对面而坐,一起在花下和微风中攀谈。越聊下去,宁行舟越是惊喜: “姑娘不仅精通诗书,还读了这么多史籍和兵法,真是令人惊叹。” 这样的夸赞,让当时还情窦初开的秦鸢难免红了脸。她微微偏过头,不去看宁行舟的眼睛: “小国公谬赞。” 宁行舟合上了书页,阳光透过石榴树叶的缝隙照在他身上,看起来那样温暖和纯净: “还不知道姑娘是哪位大人家的千金?” 秦鸢颔首: “家父是东宫洗马,秦安正。” 从那以后,梁国公府就经常举办女眷们会参加的宴席和踏青,次次都会把帖子递到秦府。 而京中人也因此传言,梁国公府这样邀请女眷,定然是因为小梁国公马上就要到议亲的年纪,老夫人是想在京城闺秀中寻一个好媳妇呢。 谁也不知道的是,每次梁国公举办的宴席上,秦鸢总会在没人的角落读书。而宁行舟也会趁着母亲不注意,偷偷溜到秦鸢身边。 从一开始,宁行舟经常说: “每次与秦姑娘畅谈,都格外愉悦,姑娘真是我的知己。” 第(1/3)页